畫意聯想者永遠是康妃。
“千乘啊,你也老大不小了,這次回來母後就給你做做媒吧!”喜歡來事——包括亂點鴛鴦譜的,肯定是太後。
不過太後一句話說完,其他人就都不說話了,齊齊看向太後,包括豫林王在內。
“……怎麼,皇上,你沒跟千乘提嗎?”看到當事人好像全無準備的樣子,太後疑惑地看向皇帝:不是要你事先吹風的嘛!
皇帝一個靈光,想起來好像是有這麼回事。
“母後啊,千乘才剛剛回來,皇兒還沒來得及跟他提這事呢!”
“果然不是親的就是有隔閡啊!皇上就把我老婆子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一聽開頭,皇帝便暗叫一聲“不好”!知道太後的老毛病又要犯了,當下唯一該做的就是賠罪,於是他立馬起身……可就在他剛一撩衣擺膝蓋準備彎曲的時候,一個人影光速般晃到他前麵,跪得那叫一個姿勢標準、自然流暢。
“皇兄日理萬機,懇請母後千萬不要為兒臣的事責備皇兄!”
豫林王剛過雙十,模樣屬於治愈係,無不良嗜好,無桃色新聞,職稱方麵則是個“打工皇帝”,除了皇帝,就屬他最大,標準配備的白馬王子!因此自打他原來的指婚對象死了以後,王府門外就不乏提親之人。
皇宮這檔事兒 第一部分 皇宮這檔事兒3.人才(2)
有些人聰明點,覺得貿然上人家家裏提親沒有效率,於是打通宮裏的路子,準備從內部攻陷。這裏麵自然就包括了太後的娘家人。
太後名分上也是豫林王的媽,唯恐這樣的閑事輪不到她管,自然是歡天喜地地答應了,不過她那個侄女並沒有美到眾人皆知,太後也就不好在外貌上睜著眼睛說瞎話,所以她對豫林王強調的是——“那孩子善解人意,通達得很!”
“太後,我們這樣合適嗎?”裕妃小聲地問道,因為就在離她們不遠處的灌木叢那一頭,是今天相親的兩個當事人。換句話說,她們現在的行為……不太光明正大。
“你擔心就不要跟過來啊!”
“就是,既然有太後在,妹妹你怕什麼啊!”淑妃責備著沒膽識的裕妃。按照她的意思太後就是替她們扛大頭的人,於是太後很不友好地白了淑妃一眼。
“千乘這孩子啊,哀家知道,就是太老實,又不太會說話,所以不在這兒看著哀家可不放心。”太後末了解釋道。
那您老就應該更放心才對啊!二妃心中想道。
就在這三個女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的時候,灌木叢後的年輕男女忽然移動了起來,隻見年輕的王爺拉著楊家小姐的手直奔禦花園內的一座配殿而去。吱呀一聲關上門後,裏麵再無動靜。
“……現在是什麼情況?”等了好半天還不見人出來,裕妃奇怪地問道。
“該不會是……”淑妃自己也被自己的想法驚駭到了,沒有接著說下去,隻是一臉興奮地看著裕妃。
“絕對不可能!”太後立馬封殺了淑妃還沒說出口的話,“千乘這孩子,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隻剩他一個了,也沒那個膽子!”
“也很難說吧……聽說西北民風彪悍,王爺又在那兒待了半年,而且……”而且您這樣的說法,究竟是在讚人還是在損人?
淑妃還想為自己的大膽假設做最後的爭辯,卻在太後怒睜著的牛眼威嚇之下作罷。想想也是……說豫林王會霸王硬上弓,估計編笑話的都不會拿這個做題材。
最後,畢竟是身子板兒老了,太後是潛伏不下去了,裕妃與淑妃一邊兒一個,攙著太後回了樂寧宮,順便與姐妹們八卦一下禦花園中的勘察情況。
“千乘啊,你覺得楊家小姐怎麼樣?”皇帝被後宮裏女人八卦得心癢癢,也湊熱鬧來八卦了一回。
“挺不錯的。”豫林王看起來心情很好。
“哦!你對‘不錯’的定義是什麼?”
“楊姑娘果然如太後所說,是個很善解人意的人。”
隻是如此嗎?皇帝閱女無數,“善解人意”這詞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殺傷力,他不相信弟弟的要求隻有這麼點兒。
“那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是個可以談婚論嫁的人。”
“什麼!這麼快就決定了?!雖然是太後的娘家……但是你真的不需要再挑挑嗎?”
“挑?”豫林王眉毛一聳,似乎對皇帝的話很不受用,“婚姻乃繼宗桃之統,合兩姓之好的大事,皇兄怎能說得如此輕浮?”
皇帝沒有接話,隻是無比沉重地拍了拍豫林王的肩膀。心想:賢弟啊!等你合了七八家“姓”之好後,看你還能不能說得這麼義正詞嚴。
總之,豫林王的終身大事似乎就在第一次相親之後意外地一錘定音了,毫無浪漫、曲折、傳奇、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等等等等可言。
對皇帝來說,這個結果,委實無趣了一些。
不過,這其實隻是他這邊的情況而已……
“正翔啊,柳兒回去後可說覺得怎麼樣了啊?”太後在相親結束的第二天就找來了姑娘的爹——她的二弟。隻是這國舅爺進宮的速度遠比她所想的要快,好像是已經先行做好了進宮打算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