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言談之下,在場之人也不把南子看做一個普通婦人了,他們更沒空去計較南子的名聲如何,隻為此時精彩的言論而吸引。
“先生胸懷,令人欽佩。”溫璞繼續說著,“著書立說,教化眾生,此誌唯有當世聖賢能立。然先生不知,於路上西行萬裏,有蠻夷,不服教化,更難得禮樂。我華夏正宗雖能得教化,將來,卻不定被這不知禮樂的蠻夷所欺!”
這話說得,驚世駭俗了。這不是在詛咒華夏正宗嗎?眾人幾乎在第一時間看向了衛靈公,然而這位君主卻依舊含笑,毫不在意。
“如此,何如!?”溫璞問著,聲音鏗鏘。
░思░兔░在░線░閱░讀░
“丘願西使,教化此蠻夷!”孔子堅定地回答,目光灼灼!
“好!”溫璞一揚眉,當即站起,撩開重重簾幕,直接走了出來。
“我不需先生西使,白費賢才,我隻需先生與百家論辯,錄之,再以一地試諸位所思所想,一分高下,先生可應?”在此之前,溫璞希望的是將自己的觀念灌輸給這些人,但是當孔子給出那些答案的時候,她改變了主意,國家,民族選擇什麼,她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左右,但是她完全可以將百家之優劣長短擺出來,讓後世之人自己選擇!
一切,就從現在開始吧!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段故事中,刺兒給大家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東西,比如傳奇的南子和神奇的衛靈公,這個大家可以自己搜索。本章中關於外曲內直的觀念,也是刺兒很推崇的。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以為儒生都應該是酸腐的吧?然而實際上,孔子自己都講求外曲內直,其實就可以明白了。表麵上和光同塵,要曲,要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曲而不圓滑丟手,內心要直,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氣節——為官應當如此,可以隨波逐流站派係玩鬥爭,但是必須記住的是,一心為國為民。為人當如此,和人相處應當溫和謙良,然而內心的信念不可以隨意改變。儒家的智慧,並不僅僅是上學的時候的《論語十則》。此外,孔子前兩句回答,出自《論語·顏淵》,後一句,是刺兒自己概括出來的。有點不倫不類,大家湊合湊合吧= =能力所限,無法把這一截論辯寫得更精彩了。
以及,要說一些事情。
今天有個姑娘打了負分,我仔細看了一遍評論,沒生氣。這位姑娘完全切中了本文的問題重點,甚至她的字裏行間讓我感覺到了她的愛國——一種理性的,帶著痛苦的,認真的感覺。認認真真分析了刺兒文中的思想和製度,她發現的問題是文中的狹隘,而這樣的狹隘是無法在現實中幫助國家強大的。感謝這位姑娘的認真閱讀——並非僅僅是看了,爽了。而是思考,思考如何愛國,怎麼強國。這是一種非常認真的態度,然而,刺兒想說的是,我們不是治國者,刺兒也不敢說我文中的就是中華應該走的路。事實上我很明白,文中有很多偏激的觀念,所說的很多東西也是借鑒於起點強國文中很多作者提出的觀念,比方說因為看的社會主義之類的方麵的文太少,我無法提煉出這樣的適合的社會形態,所以文中大多數時間都是直接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我的閱曆有限,寫的東西也不可能完全合理,並且,由於YY小說的局限性,刺兒不可能把這樣的製度的弊端寫給你們看,這是發泄文,不是讓人憋屈的文= =。本文中的夾帶私貨,相對而言存在狹隘民族主義,大中華主義,民族優越論,些許納粹主義,以愛國裹挾民意等。刺兒不想避諱這些,這本書,是一本偏激的書,開文的時候刺兒的第一感覺就是反正這本書也不會紅,估計就冷死的命(這也是編輯直接告訴我的,讓我換題材,結果我死活那什麼),所以,我很放肆。這本書一開始我就沒打算去要人工榜,也沒想過V,因為這本書在打擦邊球,在“反動”,雖然刺兒很小心地避開了現代的很多東西……但是在 這種地方哈哈哈哈你們懂的,這種書在起點還差不多。我想寫這本書,想要傳遞給大家一些東西——不要再崇拜棒子國的明星了,當這個國家都敢說中華的領土是他們的,不要再向往膏藥國了,當這個國家對我們的土地垂涎三尺。不要以為南方的幾個小國友好,當朱雀海被他們占據而國家隻能隱忍。不要再崇拜米國了,當那個國家不斷用各種手段壓迫削弱我們的國家,不要再對北極熊親密無間了,當領土爭端依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