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而今依然熟悉的歌聲與旋律響起的那一刻,一種難以抑止的強烈激動,讓她的眼睛頓時有了濕意。
手機鈴響,是譚曉燕打來的,同樣激動的聲音:“昭昭,你也在看春晚吧?小虎隊現在出來唱歌了。他們還是當年那樣的造型那樣的舞蹈,一切好像還和當年一樣。可是當年聽他們的歌時我是小學生,現在卻是孩子他媽了。”
“孩子他媽,我們先掛了電話好好聽歌吧。”
“我沒打算現在跟你聊,我隻是提醒你看節目。好,先掛了。”
掛斷電話,靜靜地看著電視,看著看著,秦昭昭不知不覺就淚盈於睫。因為熟悉的歌聲,喚醒了太多的回憶與感慨。童年雖然已經是歲月漸遠的背影,歌聲卻為她插上了翅膀,把她帶回了那了遙遠的年代。
猶記得,童年時的“小虎隊”是那麼風靡一時。同學們都特別喜歡他們,愛聽他們的歌,愛買他們的明信片和不幹膠。下了課經常圍在一起討論霹靂虎、乖乖虎和小帥虎,三隻小老虎哪個是自己的最愛?她那時比較喜歡霹靂虎。家裏沒有錄音機,她就借同學的磁帶去鄰居家放來聽。她有一本手抄的歌本,抄了好多他們的歌,貼了好多他們的不幹膠貼畫。那本歌本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隻是曾經潔白的紙張已經被漫長的歲月染黃。
回憶裏,不僅僅隻是與小虎隊有關的畫麵,還有她曾經天真單純的童年時光。
那時候,天很藍,雲很白,風很輕,春天的田野裏開滿大片大片的草紫花。鄰居家的大姐姐帶她一起去采野花,教她編花環。現在她還記得如何用草紫花編成別致的花環。
那時候,她嘴很饞,有很多很多想吃的東西。還記得當當糖一咬一口絲,爆米花吃起來香噴噴,酸梅粉剛入口時酸得直倒牙,紫紫雪糕是她吃的第一支巧克力裹著奶油冰的雪糕,多好吃啊!吃完雪糕她還把冰棍舔到一絲甜味都無才意猶未盡地扔掉。長大後吃過很多形形色色的冰激淩,但哪怕是最高級的哈根達斯,她都再沒吃出過如那根紫雪糕一般的好滋味。
那時候,她上學不用父母接送,脖子上掛著一枚鑰匙,蹦蹦跳跳地自己去自己回。上課時,小手端端正正地背在後麵,跟著老師學拚音,學生字,學加減乘除;音樂課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讓我們蕩起雙槳》;思想品德課上,老師總是語重心長地教育他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向賴寧同學學習。
那時候,一下課,男生們愛圍在一起打彈珠、推鐵環、拍畫片、折飛機……女生們喜歡聚在一起跳橡皮筋、跳房子、扔沙包、踢毯子……她跳橡皮筋跳的最好,至今依然記得跳橡皮筋念的那些歌謠:嘀嘀燕子嘀嘀嘀,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那時候,她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就守著電視機看動畫片,《葫蘆娃》《九色鹿》《神筆馬良》《黑貓警長》《聰明的一休》《鐵臂阿童木》《貓和老鼠》……最喜歡的是《聖年士星矢》。她也買過不少聖鬥士的貼畫,連爸爸都買過一張給她,讓她以後要聽話懂事。現在那張貼畫還保存在她的“百寶箱”裏。
那時候——那個無憂無慮的小時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快樂最純粹,煩惱最短暫,鄰居家的大姐姐不肯帶自己一起玩就是最大的傷心事。但再怎麼傷心,隻要媽媽拿著一顆糖來哄,馬上又能破泣為笑了。
時光匆匆,一晃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總煩惱自己老也長不大的她,現在實歲都二十八了。而當年“小虎隊”三隻青春無敵的小龍虎,如今已經是滄桑滿麵的老小虎,最年輕的蘇有朋都年近四十。一個時代的偶像與歌迷都在同步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