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聽到姐姐有了好消息,也表現正常地收拾小包袱去看姐姐。
鄭瑜有孕不但對於吳家來說是一件大事,對於鄭家來說更是如此。吳家的長男媳婦有了身孕,懷著的是未來的寶貝金孫,意義十分重大。對於家庭人口很少又比較團結的鄭家來說,那就是純關心鄭瑜這個人了。
杜氏帶著兒媳婦和小女兒一起去看鄭瑜,吳家怎麼說也是有些曆史的人家了,登門拜訪也不能寒酸了,乘著馬車去,一隊四輛車,每個人車邊還跟著幾個仆役,隊伍裏不但有人有車,後麵還拖著家裏給鄭瑜準備的各種補品。鄭府到吳府統共隻有兩裏地,這麼一長串的隊伍就得有個百多米,聲勢著實不小。
吳家的別業環境挺不錯,大小與鄭家的仿佛,人卻比鄭家多了不少。除了當家的成國公吳承業及其妻王氏,吳承業的寡母範氏也在。範氏與故去的老成國公育有四子一女,此外老成國公的婢妾們還生了六子四女,吳承業這一輩就有兄弟十個、姐妹五人,吳承業是老大,刨去因為醫療衛生條件夭折了的,活到經結婚的就有八男三女,而結婚有後的有七子二女。
老成國公死了,範氏還在,吳承業襲爵,大家還是住在一起。兄弟姐妹裏年長的都快有孫子了,除了嫁出去的,剩下的還是與大家住在一起。到了鄭瑜丈夫吳熙這輩兒上,光是吳姓男丁的大排行就排到了二十七,他十叔家裏三歲的小堂弟就是二十七郎。
又有,吳熙出嫁的兩位姑姑,其中一位是他父親的同胞妹子,死了丈夫之後幹脆就帶著一雙兒女到娘家住著了。而吳熙的四叔早亡,也留下的了一個女兒,被王氏養在跟前。範氏還在籌劃著給吳熙的四叔過繼一個兒子。
這還是當時大家族裏人口比較簡單的,換了顧益純家,情況比這複雜了十倍都不止——他們家現在五世同堂,具體情況大家可以腦補了。
邢國夫人到訪,吳家大開中門相迎。範氏在正堂坐著,王氏則親自出迎。
鄭琰扶著阿慶的手下了車,關氏特意等著她,領她往前走。杜氏與王氏已經寒暄上了,王氏先笑道:“親家這樣奔波,我們真是過意不去。”
杜氏也道:“瑜娘新嫁婦,親家多擔待。”
王氏對鄭瑜是在滿意與不滿意之間的,她是比較傾向於讓兒子娶個世家女,這樣麵子上也好看媳婦的教養也好。吳承業自有考量,吳熙對新婚妻子又比較滿意。範氏一力支持兒子孫子——她也是勳貴出身,年輕的時候議婚,範老爺子也想把她嫁到世家去,未果,她覺得受到羞辱,對於世家總有那麼一點心結在。
當下敘禮,互相見麵。範氏笑眯眯地對著鄭琰道:“七娘又長高了,更像大姑娘了。”
這位老夫人鄭琰也見過好多麵,這兩年一到夏天熙山避暑之行,鄰居家不免走動,還有在宮裏,範氏也是一品的誥命,鄭琰又與苗貴妃關係好,見麵的次數也多。鄭琰彎了彎眼睛:“老夫人越來越精神了。”
關氏的姑母與範氏所出之女是妯娌,見了吳氏也叫姑母,與吳家也熟,接口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夫人就要四世同堂,豈能不精神?”
杜氏嗔道:“就你的嘴兒巧。”
王氏道:“嘴巧難道不好?有個巧嘴的媳婦伴著,心裏也舒服不是?大娘也會說話,回回說到我心裏,我聽著每每多笑幾次呢。”
下麵才是入了正題,讓鄭瑜與娘家人說話。鄭瑜一直都在,現在才按次序被慰問,杜氏對王氏道:“你不嫌她聒噪就好,”又問鄭瑜,“現在也是快要做娘的人了該穩重些了吧?”
滿屋子的女人都輕聲笑著。範氏又問:“我們聽說府上三郎亦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