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蒸,到什麼時候起籠,鄭琰學得極快。趙氏都忍不住讚她。因她學得快,經過杜氏同意,趙氏很是神秘地開始教鄭琰一道趙氏特色秘方。
“前朝中宗想要我趙家的菜譜,都叫靖安公(彼時趙家家主)給頂了回去,後來實在磨不過麵子,方進了一道湯品,”趙氏說起這些來極是自豪,“我娘家本宗有一百多道私房菜,可惜我隻學了十幾樣。”一百多道菜譜隻給皇帝一樣,趙家也夠牛的了。
如今的菜色,除了煮、燉的菜,燒烤也有了,還有了簡單的炒菜。不用說,勉強溫飽的人是想不到發展食品的花色品種的,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食材,基本上洗巴洗巴,能吃的全都吃了,如果有新發明,肯定是無意間遇上的。大家最在意什麼能吃,而不是怎麼吃好吃。
隻有衣食無憂的才會用心琢磨這些事兒,世家幾百年還真的為了吃飯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們甚至還發現了辣椒。這讓鄭琰驚悚了一把。辣椒這個道具是早期穿越文裏經常出現的BUG,此物要到明末才傳入中國,沒想到在這裏居然已經出現了。(同誌們,架空、架空。)
當然,比起鄭琰所知的蘇、魯、川、粵(排名不分先後)來,現在的菜色還是比較單一的,發展餘地頗大。即使是世家,發掘出來的炒菜種類也不太多,手法也沒有很全麵,尚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鄭琰自覺終於占了一回穿越的便宜,可以大展身手了,弄幾道私房菜應該不成問題的,對吧?光豆腐腦咱都知道有甜、鹹兩種口味。
結果呢?
鄭琰看著灶台,想死的心都有了!一口大鍋已成焦炭顏色,裏麵的東西半是焦炭狀、半是鮮豔刺目狀,一齊浮在了水上,鍋裏還在冒著煙。空氣裏彌漫著的味道倒是不壞,焦香焦香的,不明就裏的人走在廚房外麵,可能還會覺得裏麵做了什麼美味佳肴出來。
趙氏瞪直了眼,半晌方道:“第一回,都這樣……這樣……”
鄭琰羞憤欲死,人家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了,該切片的切片、該剁餡兒的剁餡兒,她需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時候把東西扔到鍋裏翻炒一下而已。還是出來這種成果!想她沒穿越之前不是沒進過廚房啊,也有幾道拿手菜的,眼下居然做了個爆炒焦炭出來,情何以堪?!
燒火!
鄭琰終於相信,這是一個技術活,哪怕是個小丫頭,幹好了絕對能當楊家將先鋒!MD!它真是太難了啊!
這裏沒有電飯鍋,放對了水和米的比例一通上電,飯好了就自動跳到保溫檔上。也沒有電磁爐,想要2100℃不給800℃,想點煲湯檔就不會是火鍋檔。也沒有煤氣灶,擰著開關就能調節火頭大小。
坑死我了!
鄭琰做飯當然是配了專業的燒火工,問題是鄭琰她不專業啊!用慣了一動手就能調到想到的溫度的爐灶,她的腦子反應不過來,有趙氏看著也沒用。中式餐飲,最講究的就是“火候”二字,你可以不會燒火,但是得會看火候,尤其在沒有開頭按鈕的時代。
趙氏努力安慰小姑子:“這本就比燉湯麻煩一點兒,你頭一回做,步驟並沒有錯,已是難得了。日後稍作練習就好了。”
這還不用自己燒火呢,就矬成這樣,鄭琰心中十分不滿。看著小姑子繃緊的小臉,趙氏抽抽嘴角,力圖鎮靜地道:“七娘,這裏讓她們收拾吧,你隨我去梳洗一下,換身兒衣裳。”
更讓她鬱悶的是,全家都來安慰她。先是杜氏,看鄭琰換了一身衣服,一臉菜色地過來,就知道她失敗了。這樣的事情鄭瑜也經曆過,杜氏權作不知,摟過鄭琰好一通東拉西扯:“你阿爹今天要去你阿舅那裏,今天我們一起用晚飯。天還早,你把你師傅要你寫的字兒寫好,吃完了飯咱們去花園兒裏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