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段(1 / 3)

另外一本架空小說不一樣坦白說,這樣的說法很拉仇恨,別讓人躺槍。

通常情況下,架空是影射現實曆史,找不到原形的骨架,我很少會胡編,給個大概的出處我還是能做得到的。所以,關於世家,可以自行搜索魏晉南北朝曆史。我真不想科普了。

關於太子的問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是宗法。“以貴立”,至少我從來沒聽說過,如果要說明,請給具體出處。因為我唯一一次聽到類似的說法是《孝莊秘史》裏說“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在戲說小說清宮劇裏可以化用,但這種說法並不是通行的就算是秘史裏,貴妃的兒子還是沒爭過莊妃的兒子,貴妃位份可比莊妃高。

如果想百度,不如百度鄭貴妃與王恭妃,鄭妃位比王妃高的時候,她所生的第三還是沒能立為太子。

最後,這篇文大家大概也感覺到了,影射的曆史背景有魏晉至隋唐的影子,所以,表拿明清來卡它好嗎?

中國曆史很長,也許是清穿過於盛行,給大家太太奶奶滿院跑,爺來爺去才是古代的錯覺,事實並非如此。

67、過招的雙方

李俊喝得盡興,還饒上一壇酒揣回家。

李丞抱上大腿,還跟李俊一直吐槽了李神策。

鄭琰得到了情報,還掐著李師叔的脖子讓他寫了張欠條。李師叔被掐得高興,欠條寫完了,還飛筆寫了封字帖。值大錢了!

唯一不高興的就是池脩之了,怎麼看那個丫頭怎麼還沒開竅,池少年憂鬱了。

李俊抱著酒壇子還在跟鄭琰磨牙:“小丫頭,小財迷,敢拿我的字去賣錢試試!”

“你東倒西歪的,寫出來的字我還嫌沒意境呢,看在你誠心誠意的份兒上,我才大發慈悲收了的。”

“你還得瑟上了!”

“我就是,你能怎麼樣啊?”

……

……

……

吵得幼稚而沒營養。李俊估計是從小就要培養出名士風度,家裏又拿他當家寵,沒人跟他吵架,這一回跟個小朋友吵得熱火朝天,一圓童年夢想。

李丞是個很有眼色的人,內心深處極想八卦眼前這三個人究竟是什麼交情,還是識趣地告辭了:“我是請假出來的,還得回去簽押。”打卡下班去。讓他驚訝的是,起身相送的居然是池脩之:“李郎慢行。”

兩人緩步往外,池脩之對李丞道:“李郎隻管盡忠職守便可,李神策是李郎族親,也是晚輩,他管不到李郎頭上的。”

李丞會意,剛才在屋裏他隻管吐槽告狀,不好意思在李俊麵前求一個少年說情,李俊呢,對這些事情從來都是繞道走的。池脩之已經會意,借送客的機會提醒一下。

李俊已經醉倒了,還是不肯鬆手,鄭琰招呼他的仆役來連人帶酒一塊兒搬了出去,又吩咐自家仆役打掃衛生:“叫他這一鬧,什麼都沒備下呢。”

池脩之一邁進門就聽到這句話,勸道:“你這裏的門禁也不很嚴,竟能讓他翻了牆進來。他沒惡意,旁人就不好說了,你可要仔細。”

“我就白天過來,還帶著人呢,又不住在這裏。”

“往後你要過來,往我那裏送一訊息,我陪你過來,總有個照應。”

“呃——”

“總不能白蹭飯啊,”池脩之溫柔一笑,“我還要等著拿賄賂呢。”

“哦。”鄭琰口上答應,心裏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又說不上哪裏怪了。

從李俊口裏知道了李神策的祖宗八代,李丞還友情提供李神策諸如幼齡期尿床等等黑曆史,完全不負這兩個人身上貼的八卦男標簽。鄭琰回來就跟她爹報告了,池脩之也責無旁貸地去報告了顧益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