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段(1 / 2)

行啊,反正有你拿主意,咱們就不說什麼了。

杜氏問女兒:“果真無事?”

“咱們無事,齊王也無事。”她說的是齊王,而不是蕭令業,一旦蕭令業不想當齊王了,那他就麻煩了。

鄭琰在聽到消息的一瞬就反應過來了,這是有人想上位,想把齊王這塊絆腳石給踹飛呢。失德之人,如何做得太子?隻是不知道是誰做的?嘖嘖,這下要踢到鐵板了。皇帝已經把齊王排除在外了好吧?皇帝當初把齊王弄到外麵是為了保全他,防止他與廢太子再起衝突,最後惹來殺身之禍,是保命,可不是下放基層去鍛煉鍍金。現在哪怕隻有一點把齊王當成候選人進行考慮,都不會把他扔外麵不召回來!

對這樣一個人下手,還弄得滿城風雨,能有什麼原因?不過是因為齊王存在著就是個障礙,有人要搞齊王,不搞死也要搞臭,讓他徹底失去競爭的資格。

這倒也算是一步好棋,問題是,如果下手的不是老三趙王,去一齊王又有何用?難道要再搞趙王?接著秦王、魏王的一氣搞下去,弄得想出頭的這個成了實質上的“長子”?真當這是單機遊戲啊?

皇帝不是無人工智能NPC!嘖嘖,這事兒,隻怕是要密查,查出來是哪個皇子搞的鬼,這個人才是真的要完蛋!鄭琰真心希望這事兒是趙王、魏王這樣的年長諸王搞的:他們蔫了,對鄭家有好處。

鄭琰的話讓杜氏的心情好了一點兒:“既然這樣,咱們家裏不要有人出去嚼舌頭!該做什麼做什麼,不要跟著傳播流言。”

媳女皆應命,又命令家下人等統統注意,鄭琰也令人去池脩之家裏傳話:“但有流言,家中人許聽不許信,許疑不許傳。”池脩之昨天住在顧宅,未及回家,恐怕來不及處理此事,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固然不怕事,卻不能不小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吩咐完了,還不放心,又向杜氏道:“池郎外家寡居,兩位又都是不問世事的,家裏奴婢一個管束不住,反易生事端,我還是得出門一趟,也順便聽聽消息。”

杜氏歎道:“你去罷,路上小心。”

鄭琰大搖大擺坐著車出門去了,一路上街道沒變、建築沒變、連街邊的樹都還是昨天那副光禿禿的模樣,卻平白讓人覺得氣氛緊張。到了地頭,一番安排自不必說。不論是池脩之家還是池外婆家,家下仆役倒是聽她的話,乖乖閉門不出。鄭琰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李幼嘉,這位京兆尹行色匆匆,讓人好不同情。

李幼嘉是個人精兒,京城地界兒混得頗熟,該記得的事情絕不肯忘,一眼就認出對麵車轅上坐著的是鄭家仆役,一看那車,郡君的規製,就知道裏麵坐著的是鄭琰。

不等衙吏喝道,李幼嘉打馬上前,拱手道:“京兆尹李幼嘉在此,前麵可是鄭相公府上郡君?”心裏已經確定了九分。

果然,對麵傳來聲音:“正是。”卻是男仆回話。

李幼嘉一拎韁繩,青驄馬踏步上前,湊著車窗小聲道:“郡君,我是上請貴府仆人往內傳話,可傳到了?”

鄭琰道:“要是說齊王飛書,那就是知道了。”

“郡君這還出門?”

“如何出不得門呢?左右與我們無關,這時節才要穩呢。”

李幼嘉道:“夫人也是這樣說麼?”

“家裏是這樣看的。”鄭琰含糊地道。

李幼嘉道:“那便好,相公也是這樣說的。”

看出來了,與剛才那一副天塌下來的樣子相比,李幼嘉現在語氣可平淡了,想來是有人撐腰的緣故。“事情出在京兆,您還是要忙一忙的,便不打擾了,正好兒,我去尋阿莞去。”

“郡君自便,不嫌棄小女便好。”

“怎麼會?阿莞可愛。”

————————————————————————————————

李幼嘉還真是得了鄭靖業支招的,鄭靖業聽他說了飛書的事,如何還不知這裏麵的貓膩?隻要是個政客都能想明白,一時之間諸王都有了嫌疑。隻有腦袋長成方形的,第一反應才是要按律行事。

鄭靖業與齊王關係也不太好,讓李幼嘉複述了一下飛書裏的內容,捋須道:“這裏麵雖有誇大之辭,卻也不失真實之跡啊!似縱奴行凶、詆毀太子等事,俱有事實呢。”李幼嘉心說,我知道這是都是事實,您老不是也派人查過麼?這裏麵還有一些證據是我親手交給您的呢。

“也不必驚慌,劍指齊王,哼,誰也不是傻子。隻是你要記得,不要被人當了槍使才好!”

“請恩相明示。”

“這事怕還要著落在你身上,老夫隻恐你查出來的人,未必就是真凶呢。嘖嘖,隻是這齊王之事,又有實據。隻有一句話,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對聖人,不要隱瞞,你要是不能評判,就把證據給聖人,請聖裁嘛。還有,不要手忙腳亂的!這天,塌不了。”

李幼嘉一聽就明白了:一、齊王的劣跡要上報;二、這樣大規模的散發小廣告也要查;三、這事兒鄭黨就不要摻和了。李幼嘉有理由相信,鄭靖業也是想齊王倒黴的,否則說齊王的壞事也是有根據的,明明眼下的重點是有人非法散發小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