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根,看一看,扔進匣子裏,又拿起兩根,也扔進去了。再拿,手下又緩了,扔不扔進去呢?皇帝遲疑了。
在李幼嘉到了之前,十一郎已經把飛書的事情告訴他了,他當時已經氣過了,罵過了這個兒子行為不檢,幾乎要派人去把這責罵再轉給齊王聽。後來,他冷靜了下來。齊王是不是做過惡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飛書。
在這個印刷術不普及、識字率也不怎麼高的年代,紙筆真是稀罕物兒,一次千張,還譽抄得分明,不是普通人能籌劃得了的事情。這樣大的消耗,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準備好的。
用心何其險惡!
皇帝寧願相信這是外國間諜幹的!是的,一定是這樣,老二遠居邊境之州,一定是老二有點才幹讓蠻夷畏懼了……
“嗨!”皇帝把算籌一摔,心煩意亂。
————————————————————————————————
李幼嘉能力還真不錯,不出半個月,就給皇帝查了出來。
皇帝一看結果,直接抱起桌上的筆筒朝李幼嘉扔了過去:“混賬!你信啊?他蠢麼?明火執仗的去搶人!”
李幼嘉苦著一張臉:“不是臣信不信,是臣查出來的就是這樣。秦王那裏確實少了一批紙……”
“飛書每一張的字跡都是一模一樣,後來我阿爹才發現,那是印的。秦王府裏正好從東市布店裏弄走了一個人,說是當供奉去,此後就再也沒見到這個人了……”李莞娘這樣跟鄭琰報告。
阿米豆腐,雕版印刷!鄭琰驚奇了:“果然,做壞事需要技術含量啊!”她都已經能腦補出過程了:隻要一個雕印師傅,事成之後不管是滅口也好、養著繼續當工具也罷,一個人就夠了,一點也不占地方,然後印刷,根本不用組織多少人手,有足夠的紙張和油墨就行,臨了把雕版一毀,如果是木版,燒了就行,大冬天的,方便極了。
放到這個時代,稱得上是高科技犯罪了啊。
可鄭琰還是不相信是秦王幹的,哪怕是魏王,也不可能是他。皇帝又不傻,別人也不傻,總是會查的。就算他弄了一個會雕版的供奉也一樣,那供奉主要是雕個版,用來印染花布的。說不定是別人冒秦王的名把人給弄走的。
作者有話要說:配合著本章的章節數一看,這一章真的略微妙啊~
111
111、阿琰猜錯了 ...
“這到底是誰幹的呢?阿唐,你看呢?”於薇歪著腦袋咬著指甲的模樣十分可愛,問的問題卻一點也不可愛。顯然,她這麼問絕不是在討論社會版八卦,分明是想要討論出一個結果來,都進入今日要聞版塊了。
李莞娘這個間諜從家裏偷出情報,一群小丫頭就聚在一起商討。唐乙秀她爹算是刑偵專家,在外人看來她也算是家學淵源,十分不幸的是,唐乙秀同學對於殺人放火不感興趣,她比較喜歡琴棋書畫,於薇問她,等於白搭。然而,她對於飛書事件本身比較感興趣,故而也知道一點:“我阿爹在家裏閉口不言,哥哥們都不敢問,看來幹係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