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還有蕭令先這個豬隊長,這日子沒法過了。
“咱們明天去跟阿爹說說?”
池脩之苦笑一聲:“我原是盼著能在這事上頭有所建樹的,現在看來,還是想得過於簡單了。”
————————————————————————————————————————
次日,鄭琰抱著女兒回娘家,娘家人都不是頭一回見到小嬰兒了,還是稀罕得不得了。這小丫頭真是采著爹娘的優點長的,一經展示,就被人搶著要抱。最後杜氏以彪悍的戰力PK掉所有對手,包括孩子她娘,把外孫女兒給搶到手。一邊晃著孩子,一邊得意地問鄭琰:“你到底給她起了個能聽的名字沒有啊?”
鄭琰語塞,寶寶這個名字難道不能聽嗎?“長安想了這有一年多了,還是沒起出個大名兒來。”
杜氏很堅定地道:“要不我先給她起個小名兒吧。”雖然有那麼一個語氣助詞,卻用的是肯定句式。
鄭琰不得不顫巍巍地問:“您想讓她叫什麼?”不得不先問一下 ,據說這位親娘大人,在自己小時候給起的小名兒叫二丫。後來是孩子她爹看不下去了,早早地給起了個大名叫鄭琰,這才避免了土鱉的閨女過於鄉土。
杜氏道:“就□華吧,”杜氏覺得這名兒起得好,比較得意地問大家,“你們說呢?”
趙氏等都覺得還不錯,古人起名字,完全沒有現代小資那麼講究。鄭琰傻眼了,不知為何,她總覺得這個名字,也隻是比二丫好上了那麼一丁點,隻有一丁點而已!什麼春夏秋冬的,那不都是坑爹的丫環名兒麼?
杜氏皺一皺眉頭,不得不說,這個小女兒就是事兒挺多的:“你不喜歡?那要不就叫麗華?”
窩勒個去!還不如春華呢?鄭琰膝蓋一軟,差點就給她跪了!“還是□華吧。”回去就掐著池脩之的脖子讓他給起名兒,他不起,她自己起!
寶寶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名字,杜氏一口一個“小春華”,聽到鄭琰耳朵裏就像在喊“小春花兒”,那叫一個憋屈。趙氏笑道:“我總想生個閨女,總不如願,如今可好了,有了外甥女兒,也算有些安慰了。”拿食指點著小嬰兒的嫩臉頰。
鄭家就缺小姑娘,一堆女人圍著個小丫頭打轉,換尿布都不用乳母的。
杜氏因為阿宣照顧小春華照顧得妥貼,甚至把手一揮,把阿宣兩口子長期外派到了鄭琰那裏。這件事情上,阿成還是樂見其成的,阿宣與鄭琰熟識,到了鄭琰那裏,兒子、兒媳都吃不了虧。再者,池氏夫婦將來前程也不會差了,到哪裏伺候不是伺候呢?
由於帶來了寶寶,鄭家的曾孫輩也被抱了來,小豆丁裏已經有幾個能走路能說話了。做為姑祖母,鄭琰表示聽到豆丁們被教導著喊她家牙都沒長的閨女“姨母”她的鴨梨很大。
一片歡騰之中,李莞娘的神色就有些落寞了。鄭琰看在眼裏,再看女兒一時半會兒是搶不回來了,拉著李莞娘到外麵說話,說的自然也是這生育的話題。
李莞娘打起精神道:“您放心,我沒事兒,也算看得開了。再等等,再等等,再過二年要是還沒有……”不行,她還是說不出來讓丈夫納妾的話。
鄭琰道:“跟四郎好好說,你們侄子、堂侄一大堆。”過繼也行的。如果鄭德良不樂意,非要自己生,這個……鄭琰還真不好強製。
鄭琰打住話頭,又把開解徐瑩的話跟李莞娘說了幾句,什麼不要太緊張了一類,又有注意飲食等等。李莞娘用心聽著,又道:“我活了二十年,也就這麼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比旁人已經好得太多啦,姑母也不用為我擔心的。”說著咧嘴一笑,雖然笑得有些勉強。鄭琰攬著她的肩:“外頭還涼,進去罷。”
這一天總的來說還是過得不錯的,鄭府的女眷們對於狄人入侵這件事情,基本上沒什麼概念,該說的說該笑的笑,絲毫不見緊張。
傍晚,鄭靖業攜子婿等歸來,杜氏迫不及待地向孩子的外祖父、父親、舅舅、表兄們宣布了小女娃的名字。鄭靖業一捋須:“這名字不錯。”池脩之居然也很狗腿地道:“名字很好。”鄭琰都要囧裂了。
待吃過飯,鄭靖業不免又開一小小的家庭核心會議。鄭琰充分體會到了什麼是“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閨女往杜氏那裏一放,她就能躥進鄭靖業的書房聊天。鄭靖業對這樣的女兒也有些無語:“來吧,又想說什麼?”
“鹽、鐵、糧、茶。”
鄭靖業咧嘴看著池脩之:“還真讓她說著了。”
池脩之解釋道:“阿爹已經奏請聖人了,事情弄明白之前,關榷場,停互市。不許商人往外販運鹽、鐵、糧、茶四樣。”
嘖,弄了半天,人家早想到了,鄭琰有些懊喪,又想,要是連戰略物資管製都想不到,她爹這丞相也就白幹了。戰爭是雙方的事情,既然她爹有準備了,這一仗就不會太艱難。她現在,還是想一想,怎麼給女兒弄一個她覺得好聽的名字吧。
扳扳指頭,鄭琰決定去找她先生,如果顧益純同意給孩子另換個好聽的正式的名字,想必她爹一定會很狗腿地讚成,而池脩之肯定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