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段(1 / 3)

拂開她,低聲說:“我淺離豈是這樣的不忠之人。”

玄真也不生氣,反而說:“莫要生氣,我說得是實情而已。很多事情,大家恐怕都是心知肚明的,這天下本來就該是你的。你明正而言順。”

淺離堅決地搖頭:“玄真,你錯了。”

然後,他大踏步地走出殿外,向著宮外走去。

玄真知道他的打算,雖然有些怪他的傻氣,卻在心裏敬重他的不慕名利。

果然,淺離一走到宮外之後,馬上就對著門外無數的人跪了下來。

眾人看他出來本是歡呼起來,但是一見他如此模樣頓時都安靜下來,沒了聲響。大家既驚訝他出塵不染的容貌,卻更驚訝他如此痛苦的神情。

“大人您何苦要如此呀?”有人去攙扶他,也有人這樣問他。

淺離隻是跪著不起。“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因為陛下才是真龍天子,也是唯一的一個。我淺離隻願此生能夠好好輔佐陛下,保護著南安百姓一天比一天幸福,若能如此,我淺離這一生心願已足。若大家,真心為了南安,真心為了淺離,就請讓我的心願達成,不要再提如此荒唐的言語了。眾位,我淺離在此叩謝了。”

他重重一拜,頓時鮮血四溢。

百姓看得感動,甚至有人都哭了出來。他們也齊齊跪下,大聲地說:“祝我朝千秋萬載永遠不衰,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祝秦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因為淺離的出麵,登基大典終於如期舉行了。可是到底有多少人開心著,又有多少人在其中不懷好意地注視著,卻又是無人能知了。

年輕的帝王魏書,始終沒有露出笑容過。

淺離猜得出他的心事,他的煩惱。因為新帝登位,頭一件大事便是處置那些密謀叛亂的人,而這裏麵的人卻有他至愛的家眷。他必然不願意傷害方情的,可是若是不定罪,這根本就行不通。

果然,三天之後,他親自召見了淺離,希望他能夠網開一麵替他想個名目,保全方城還有李塵寰的性命。

淺離覺得很是為難,因為就在前一天夜裏,他就收到了由十位朝臣聯名上書,要求定方城死罪,並且徹底測查此事的奏章。他們知道淺離身份特別,又擁有大權,如果他也能聯名的話,就一定可以的,就算李婉有心阻繞,也是不能夠的。

淺離卻遲遲沒有落筆,他沒有動,不單單是因為愛惜弟弟,想要顧全他的心裏,更重要的是,朝廷的安寧。李家在朝廷中的勢力早已經是根深蒂固,他們對於這個朝廷這個國家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此次叛亂,涉及的人員之廣,官員之多,簡直可以撼動整個朝廷。而叛亂就是死罪,死罪一出,朝廷中就會因此失去許多官員。那麼朝廷之亂事小,百姓不安事大,他們看見宮裏一下子死了那麼多人,會覺得不安,而境外那些虎視眈眈的敵國若此時來犯更會是雪上加霜。

更何況,他們的行為雖然大家心知肚明是叛亂,但是從表麵上來看卻又沒有顯露出來。

他思量再三,想前想後,終於還是覺得國家的安危此時才是至關重要的。他在那份奏章上,把“叛亂”改成“騷亂”,把“死罪”改成“發配”,如此一來也可保全許多人。

玄真知道此事之後,居然勃然大怒。

“淺離,你傻了嗎?他們如此害你,你還想要替他們脫罪。不錯,你今天為了當今的天子做了如此的人情,可是明日呢?他們是不會改的,他們會想下更加惡毒的計謀來害你。你以為發配邊疆就行了嗎?不夠的,這朝中還不知有多少他們的耳目。隻要他們在一天,你就會始終是如坐針氈。我也知道你聰明,可是事有萬一,你是顧全不了永遠的。照我的意思,此刻正是鏟除李家最好的時機,奪了他們的權,削了他們的兵力,再把那個罪魁禍首給殺了,那才是一勞永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