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段(1 / 3)

在門口聽了半天,自然聽得兩人一番對話,繼而又依稀聽得那騷蹄子的賣嬌發浪,頓火氣衝天,叫人拆卸了門鎖就衝進來,一把扭了坤儀頭發猛拽到一邊,又是朝自家夫君瞪視一眼。

說來寧王妃也是這十三王爺的前世冤家。外人不清楚,府內人卻是都曉得,這身份崇高,形貌威武,揚刀跨馬站在烽煙場上都能嚇破幾個敵軍膽子的寧王,在家中卻是畏妻如虎,被這寧王妃管得服服帖帖。原先與坤儀那一出豔事,也是寧王長居禦苑,無寧王妃看管下把持不住而滋生,經那一出,寧王愈發敬妻,再不敢犯事,此刻一見妻房殺來,哪敢多事,眼睜睜由著自己的王妃集結婢子將那堂妹扯了揪打,良久中場歇息,方才趕緊朝披頭散發氣得哽喉的坤儀斥道:“還不給你皇嫂賠禮請罪!你也住了些日子,你父王前日還差人帶過話,這幾日打點妥了便快快回家罷,免生叫皇叔掛念。”

坤儀豈會道歉,隻手臂由兩名粗壯婢子拽住,死掙不出,喘了兩口氣,正欲罵出聲來,已被寧王隨手撿了書案上宣紙就手一揉,塞了嘴中活活堵住,又煩躁擺手,叫下人將她攙下去。待室中消停清靜,才是變了副神色,攏了王妃麵前,彎下虎軀示好,卻是被寧王妃擰了耳,朝離間帶去。

卻說風波以後,寧王妃雖明白坤儀與夫婿並無苟且,依舊氣怒未平,再一想起那小賤人竟是唆擺王爺去對付崔嫣,自是胳膊肘往內拐,站在自家甥女兒這邊。寧王啞然失笑,頻頻道:“愛妃實在多慮,皇妹小孩子脾氣,難道本王還跟著不懂事,她說什麼我都去答應?”

寧王妃眉一挑,眼睛一瞪:“那可說不準!王爺同她行過的那些勾當,滿京城的皇親們都是曉得的!如今那狐狸精張嘴撒個嬌,求個請,臣妾怕你耳朵一軟,不小心就買了她的賬!”

寧王隻怕再是說下去,又得牽起些前塵舊事引火燒身,急吼吼拍胸脯:“本王就算耳根子軟,心眼兒還是亮堂的!愛妃你不知道哇,你家那孩子如今是他甄世萬身上的逆鱗,摸不得啊!本王若還想要甄世萬這根鐵杖探道,怎可能去聽從坤儀那胡攪蠻纏的話……況且,那女孩兒也是愛妃你堂妹家的繼女,本王怎又可能不維護?”如此又是安撫了好幾遭,才叫寧王妃舒坦起來。

寧王妃經此一事,倒對崔嫣愈親厚兩分,趁其臨走前夕,常去西苑客廂與她攀聊,拉了這甥女兒站在同一陣線,處處斥諷坤儀,偶爾也啐幾句自家王爺的不是。

崔嫣隻將她當做甄夫人那般伺候,隨口不時接應,寧王妃十分滿意,愈是與她親近,時而也將甄世萬之事拿出來調弄這外甥女。她是個成婚多載的婦人,講話不在方圓內,又身在閨中,斷無遮掩,每每說出些言語,連原先的崔妙都遠及不上,又是滔滔不絕傳授長年管理夫君的心得。崔嫣見這姨母確得那十三王爺敬重深愛,又將後院管理得風調雨順,也是豎耳傾聽,無一遺漏。

寧王妃素來驕傲禦夫有術,惟坤儀一事視為羞疤,一日聊得正歡,不由歎口氣,掏出心聲:“外人總說王爺敬愛我,常年回府便是窩在我那兒。可那又如何,這府上總是免不了幾名姬妾,他縱不願要,上麵下頭總得有人給他塞。嫣兒,要我看來,不管嫁了誰,男人隻有你這一個才最好,一妻無別話,有妾便生嫌,你日後若是真嫁了甄家,可得管得牢一些,那些鶯燕蜂蝶,還沒近你相公的身,先得眼疾手快一扇子撲殺掉,不要像你姨母我,一時眼神兒沒盯牢,給人鑽了空子,就有了如今這件憾事。”

崔嫣這幾日聽她排泄,也曉得是坤儀與寧王的過往,不覺安慰一番,又不自禁道:“盯牢了又如何,那人若是無心,盯得再牢也是不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