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來談電影裏的精彩情節,就像你的孩子不會懂得到底蔣介石對台灣是好還是不好?
家人間的情感和彼此溝通的質量有關,你可以與另一半聊社會國家大事或影劇八卦,也不要忘了拿起國語日報看看,和孩子聊聊報上的消息和些不錯的文章,甚至你還會在報上看到一位叫“小亨利”的老朋友。
■ 今天,與家人溝通一些想法。
帶我的雙胞胎女兒、我太太和我三位姐姐到花蓮太魯閣玩。拍照時,我們彼此約定:“一起做個‘小孩子’的動作吧!”。快門按動,大人們都high起來,其中最乖最本分的,反倒是我的女兒們。這著實是件有趣的事:對四五十歲的我們來說,做“小孩子”的動作等同於誇張和戲謔,而對十來歲的女兒來說,這個要求隻等同於——做自己。
記下我實踐的體會:
有話,好好跟孩子說
濟南章丘市仁愛醫院院長 劉昌坡
回想起來,我和兒子溝通過程的一著妙棋,是為他報名參加了實踐家BSE培訓。在此之前,我剛接受了同樣課程的培訓。不同的是,我四十八歲,他十八歲。
我指的不是你要讓孩子接受多少培訓。而是你要和孩子一起接受新事物,享受和他一起迎接新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會產生很多共同話題,有了新的溝通平台。比如一起上過BSE培訓、一起到過北京看奧運。父子同闖真實的社會,和那種一回家孩子上網家長打電話看電視的生活方式是很不同的。
除了注重和家人溝通想法的方式,我也注意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單獨的留白。我喜歡獨個去旅行,天馬行空。躺在撒哈拉沙漠裏數星星,或到塔克拉瑪牧人家喝酒。當時當地,人顯得如此渺小。我喜歡在那種心境下,用一顆大自然賦予的廣大的心,重新思考事業和人生。
盡力用好習慣來經營自己的人生,是因為我給自己定下值得挑戰的目標。五年內,我們要打造中國民營醫院集團的強勢品牌。十年內我們要做到中國民營醫院集團的第一品牌。我生命裏所有的力量,都會成為這個目標的原動力。
背景鏈接:
章丘市仁愛醫院是山東山大高新技術開發中心科研所投資經營的一所大型綜合醫院,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示範基地”,多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專科醫院”。醫院薈萃了一批全國醫學界知名專家教授,擁有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優質的服務。並一直發揮文化優勢,以文化促進科技進步,以科技的進步為健康事業保駕護航。
第23節:今天,與一位好朋友聯絡聯絡
今天,與一位好朋友聯絡聯絡
我們一生中可能會與上萬個以上的朋友相逢,但是在同一時間裏,與我們比較有連係或較密切的大概隻有250個,每個人的名片簿或行動電話裏儲存的名單都可能超過這個數字,可是真的每年有打過一次電話的恐怕不到三分之一,真的要打電話大概也是有事相托。每個人其實對一些老的同學、同事、鄰居、朋友都有一段掛念,我們在見麵時都會提醒對方要常常保持聯絡,但忙碌的現實生活老是沒有辦法讓我們將這事列為重要事項。
我是一個很念舊的人,常常會打聽一些老朋友的下落,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在網絡上的“搜尋”打入這個人的名字。例如我打入了“鄭永慶”,他是我在金門服役時候的連長,在過濾各筆資料後,看到有一筆是屏東縣政府的資料,上麵有這個名字,我覺得那就是我要找的人,因為連長是屏東人,而軍人退伍後考試轉任公家機關的很多。我立即打電話到縣政府,在我表明期待後,對方給了我連長的手機,而我心跳加速的撥通了電話,連長聲音依舊,而且連長還記得那段共事的時光。後來我到高雄演講時,特別搭火車到屏東,連長來接我到家裏吃飯。不久我們還找到了副連長、排長、士官長……等十多位在台北聚會,在退伍快二十年後還能相約再聚,真的不容易,我把照片放在我的部落格裏,也希望能召回更多的弟兄,有一天我們能繼續在連集合場集合,在“我愛中華”的歌聲中恭請連長點名訓話。當我想象著那樣的場景時,竟然眼淚滴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