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段(1 / 3)

生了什麼事,你又是怎麼被提拔為少將的——你大概創造了有史以來軍銜被提拔得最快的記錄了吧?”

伊莎貝拉使勁咽下了一口羊肉,問道。

“我想是的。”阿爾伯特對這個消息沒有她所表現出的那麼興奮,笑容裏甚至有一分苦澀,“但這隻是個有名無實的軍銜罷了,我連一個手下都沒有,戰爭部也沒有提拔我的任何一個士兵……你沒聽說萊迪史密斯戰役的事嗎?”

“自從離開了科爾斯伯格以後,我,溫斯頓,還有安娜就從整個世界隔絕了,我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如今戰況如何。要不是康——”她趕緊往嘴裏塞了一塊麵包,含糊了自己的話語,以此掩蓋自己的說漏嘴。

“要不是什麼?”

“要不是我們從布爾人那兒聽說了你已經打到了克隆斯塔德,根本不可能知道你已經來到了奧蘭治自由邦境內。”她找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滿心期待地看著他,卻隻感到阿爾伯特拂在自己肩頭的手仿佛刹那便失去了溫度。

*

他知道金伯利與斯托姆貝格大敗的事情是瞞不住伊莎貝拉的,她遲早也會從其他渠道得知,卻不願在此刻告訴她。

她很聰明,又已對南非的局勢有深刻的了解,他害怕她聽了後便會明白自己正處於一個多麼被動的局勢,害怕她明了自己正麵臨著的壓力。作為一個男人與丈夫,對自己的妻子放手已是所能做到的極限,又怎能在鬆開之際,還讓她留存對自己的深刻思念?

是的,他的確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躥升到了少將這一職位,取得了任何在他這個年齡的貴族所能在戰場上獲取的最大榮譽,然而,這都是有代價的。

在他奪下了彼得馬裏茨堡以後,在索爾茲伯裏勳爵的指示下,戰爭部將他的軍銜提拔到了準將。他不清楚這究竟是出於對他的賞識,還是出於想要拉攏他的意圖,甚至有可能是出於庫爾鬆夫人的指示,但不管怎麼樣,至少這個軍銜給了他得以與布勒上將並肩作戰的資本。當後者帶著3萬英國援軍抵達開普敦以後,布勒上將迅速聯係了他,並敲定了一個分三路入侵德蘭士瓦共和國與奧蘭治自由邦的戰略計劃。

在計劃中,布勒上將親自帶領12000名士兵,從德阿爾-斯騰姆貝格的中線進攻奧蘭治自由邦;與此同時,伊恩漢密爾頓副總司令則帶領著約15000名士兵北上,以金伯利為據點入侵奧蘭治自由邦;剩餘的3000名士兵則會東上,支援阿爾伯特奪回萊迪史密斯,並且繼續前進,直到拿下克隆斯塔德為止,這麼一來,奧蘭治自由邦便會成功地落入英國手中,也會使德蘭士瓦共和國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中。

然而,布勒上將與漢密爾頓副司令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輕敵,以及看重聲望多於看重策略。他們既沒有在該撤退時撤退,也沒有在該增派人手援助時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他們將過去英國在北非的作戰經驗照搬下來,卻忘記了比起埃及,蘇丹,還有喀土穆的軍隊,布爾人要驍勇善戰得多,槍法也要準確得多,更重要的,他們對地形也了解得多,輕易就能將英軍引入敵深,然後分而剿之。

於是,在中線戰場,布勒上將非但沒能成功侵入奧蘭治自由邦,反而還丟掉了斯騰姆貝格,損失了接近兩千多名英國士兵,有一千多人成為了戰俘;而在西線戰場,仰仗著金伯利的銅牆鐵壁,與城內的數千名武裝警察的幫助,漢密爾頓副司令總算趕在大勢將頹之前,帶領著七千多名士兵撤回了金伯利,盡管付出的代價是從金伯利以北的土地盡數淪陷,但至少還保住了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