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帝國與德蘭士瓦共和國願意爭取和平的意願。”伊莎貝拉微微點頭,“是的,你的確可以這麼說,第二次布爾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就在這場采訪結束幾個小時以後,英國外交部門承認了這份公約的簽署,並宣布正式與德蘭士瓦共和國停戰。於是,這便成為了第二天各大報紙的頭條——
“喬治斯賓塞-丘吉爾,結束戰爭的英雄!”
“另一個丘吉爾家的外交官,終結了第二次布爾戰爭的喬治斯賓塞-丘吉爾。”
“索爾茲伯裏勳爵的統治即將落下帷幕,丘吉爾家族的時代將要開啟!”
“驚心動魄的越獄行為——背後暗藏英國**政府的內部鬥爭!”
一直到伊莎貝拉抵達英國的這一天,報紙上的頭版頭條也仍然是這些內容——當然,當塞西爾羅德斯與庫爾鬆勳爵夫婦抵達英國的那一天,報紙上便轉而將矛頭對準了他們。不過,由於他們都拒絕了任何形式上的采訪,也絕不回答任何問題,甚至一步也不從居所邁出,報紙很快就喪失了對他們的興趣,轉而繼續興致高昂地報道起了伊莎貝拉與溫斯頓的事跡——有好幾份報紙甚至專程為此開辟了專欄,供作者如同連載一般撰寫著他們是如何逃出監獄的故事。不用說,這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杜撰出來的。
遊艇駛入了繁忙的泰晤士河。
徘徊不去的海鳥找到了其他的目標,四散著飛離,正準備接近其他滿載而歸的漁船,卻又被船員們爆發出的熱烈叫喊嚇得乍毛縮頭地逃走。在明媚的日光下,範德比爾特家的姓氏在雪白的船身上顯得醒目無比,一路惹來了無數吆喝。人們都注意到了站在甲板上的溫斯頓與伊莎貝拉,紛紛從船艙中奔出,向他們揮舞著自己的帽子,岸邊甚至有孩子追逐著他們的船影,大聲呼喊著他們的名字——
然而伊莎貝拉對這一切都充耳不聞,充目不視,倒是溫斯頓充滿熱情地回應著。她的目光落在了遠方的碼頭上,她幾乎不敢確認那是真的,卻又在看見的刹那就挪不開雙眼。
遊艇減慢了速度,最終緩緩地在倫敦橋附近的碼頭停下,那兒早就擠滿了無數想要前來歡迎溫斯頓與伊莎貝拉的人群,其中似乎有幾個熟悉的麵龐——艾娃,瑪德,梅,艾略特勳爵,他們迅速地從伊莎貝拉的視線中一晃而過,又成為了模糊的背景的一部分。她隻看得見站在人群最前方的那個黑發男人,她的眼中隻有他。
阿爾伯特。
他瘦了,瘦了很多,顴骨幾乎陷了下去,倒是顯得那雙寶石般的淺藍色雙眼更加深邃,也為他的麵龐添上了幾分屬於詩人的那種憂鬱與憔悴,他拄著拐杖,被一個陌生男孩攙扶著。伊莎貝拉猜想他一定違反了醫囑,說不定這會他還不該下床,而是該在布倫海姆宮裏好好休養,但她不在意了,她什麼都不在意了。
溫斯頓率先衝了出去,阿爾伯特與他擁抱了許久——這樣,人們也不會對他與伊莎貝拉之間的親密感到困惑。她一步一步地走下舷梯,幾乎感到自己在做夢一般,直到她踏在堅實的大地上,而阿爾伯特鬆開了溫斯頓,改而溫柔地將她擁入自己的懷裏。
“你遵守了我們之間的約定。”她聽見那朝¤
“我可不這麼認為。”阿爾伯特挑了挑眉毛,露出了苦笑,“隻是因為塞西爾·羅德斯與庫爾鬆勳爵夫婦被女王陛下命令回到英國,不代表他們就會乖乖束手就擒。庫爾鬆勳爵是索爾茲伯裏勳爵的私人秘書,一旦他的罪名成立,恐怕會立刻引起下議院的不信任動議。如果成功,不僅是首相,整個政府都要因此而跟著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