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旱災(1 / 2)

老人也的確是這麼想的,看到他懇切的表情,心中竟然奇異的有一種不好意思的感覺,但是他及時製止了自己,接著道,“誰知道你們走了還會不會回來了,你們必須給我們留下什麼才行。”

還沒等子然開口說話,底下就有人按捺不住,“你們不是可憐人嗎?怎麼突然就想著讓大爺們給你們留下什麼,倒是真不要臉。”

臉?這個東西在剛剛經受旱災的時候還存在著,之後,人性的劣根性顯露出來,自然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他哪裏是什麼富貴人家的員外老爺啊,不過是一個貧窮的小村落的村長罷了,旱災剛剛開始的時候,天雖然沒有下雨,也不至於太過幹旱,即使地中的莊稼有些受影響,但是挑水灌溉總是可以的。

那個時候,就有許多有經驗的老人告訴大家,今年不管收了多少糧食都一定要存起來,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賣出去,現在想來,隔壁的幾個村落應當也得了老人的忠告。

可村民都是窮苦人家,即使是條件好一些的人家也沒多少糧食,誰也沒把這事情當做一回事情來看待。

隻是,後來天越來越幹旱,河水的水位也下降不少,甚至井中的水也隻能限製村民每個人打多少水才能夠用,這時,因著水的問題,家家戶戶都顯得捉襟見肘,也知道了老人給的忠告的道理。

也正是這個時候,鎮子中的糧食店和大戶人家跟他們這些村長說可以按照市價的三倍來收糧食,他知道這是一個圈套,連日無雨,今年的糧食可能是顆粒無收,他們隻能靠著往年的存糧過活。

若是這個時候將家中的糧食賣了出去,必定會餓死人才是,所以他在村中隱下了這個消息,也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糧食,說不定會有大用處。

村中一些人在鎮上做工,聽聞別的村落都已經開始買賣糧食,這才怪上了村長,說他是為了自己的糧食多賣些銀兩才隱瞞下來,看著原先和和氣氣的村民一個一個和他離了心,老人有苦說不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帶著糧食到了鎮上,換成一些難以下咽的糠和銀子回來,他滿心苦澀,可也無法製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心中有苦說不出。

家中有老人的倒還是好一些,即使是賣了糧食也還剩下一些口糧,有一些不聽話的直接將家中所有的糧食都賣了。

旱災如約而至,莊稼顆粒無收,好在暴雨下來,他們整日待在屋子內吃之前的存糧,就這麼過了十天半個月,出來的時候一個個都麵如菜色,那些所有糧食都賣了的人家更是一點精氣神都沒有,他看在眼睛中,疼在心裏,卻還帶著一絲恨鐵不成鋼的快感,想嘲諷那些人家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可是,他沒有嘲諷他們,旱災到的時候,他帶領大家上山挖野菜,去別的村落看看情況,都和他們差不多,再到鎮上一看,糧商已經開始以市價十倍賣糧,其餘的大戶人家能出去避避風頭的都出去了,鎮上空空蕩蕩,他們這會兒才意識到自己的愚鈍。

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很快就因著饑餓將山上的野菜也快挖完了,甚至有人去那些還有點糧食的人家盜竊,剛開始的時候,還能用村長的職位約束他們,村民也人人自危,將這些人趕出去。

可到了後來,幾乎家家都沒了糧食,窮苦人家占了大多數,他們沒了糧食之後就將眼光瞄向了那些條件好些的人家,那些人家雖然有餘糧,卻是不多的,省著些能不能讓自家人度過這漫長的災難還是難說的一件事,更別提救濟別人了。

難民因著肚子餓就開始打砸搶,仗著人多勢眾甚至打死了人,他和幾個人性未泯滅的小子們竭力製止,也沒能有什麼成效,鎮上就連衙役官差都沒了,誰還管你什麼公序良俗,活下去,就是最大的信念了。

很快的,有人開始自發的組織成流寇,有人賣兒賣女,有人餓死在家中,街頭巷尾,時間一直過去,朝廷的救濟糧卻仍是不知道在那邊。

他一直等一直等,等到的是一批又一批流寇的洗劫,最終成了這樣一個局麵,他們剩下的這些也聚集起來搶劫過往商隊,在搶劫的過程中,發現總有些悲天憫人的讀書人公子哥因著同情給他們糧食,這才編出了那個員外的故事來。

老人斂了斂心神,若是在原來,他一定毫不猶豫的就相信子然,並且樂嗬嗬的放他們離開,可是這會兒,他們也曾經被騙過幾次,總歸是不願意再相信這些商人了。

“臉麵這種東西是在吃飽喝足之後才會想著的,老朽的小孫孫已經快要餓死了,哪還有心情跟你講臉麵?”老人垂眸,不想和親兵正麵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