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不會算數再說。”陳老爺子出主意道。

很快陳有全回來了,說談妥了,這少年的外公是識字的,所以他們爺倆小的時候都是跟著識字的,寫寫算算是沒問題的,聽說了去幫著看鋪子,開心的不得了呢,可見也是個喜歡熱鬧的,

“還問能不能在鋪子裡幫著代收羊毛,我也答應他了。”陳有全覺得是小事,就同意了。

這沒有鋪子時,覺得自家沒啥好賣的,這有了鋪子準備賣東西了,收拾收拾竟然也擺滿了。陳有全把價格都標好,拿個本子給陳磊讓他記好賬,每月月底對賬。鋪子後麵有個小院子,陳磊沒事就住在這裡就行。

陳磊正好才定親,年底成婚,到時夫妻倆一起住在這後院裡也住的開的。

陳有全和陳磊也說好,若他家裡有事,和他說一聲,他讓徒弟去替他。平時節日的時候如果忙,也帶信回來,這邊也會去幫忙,陳磊自是高興的答應著。

雜七雜八的都是本地的特產,陳有全就做了個[陳氏特產鋪子]的牌匾掛到了大門上麵。

陳有全也和村子裡會手工的人說了,做了東西可以放在自己鋪子裡幫著賣,陳磊收拾個角落出來,專門擺這些代賣的物品。

在開鋪子的頭兩年裡,鋪子裡最受人歡迎的就是有亮家的做的醃鹹菜了,一缸一缸的鹹菜征服了縣城人們味蕾,雖然這年頭家家都會醃點鹹菜,可這東西真的很考驗手感的,一模一樣的東西和配方,做出來的味道也是差別很大的。

聽吳氏講,她親娘死的早,在後娘手裡討生活,所以自小就不愛說話,就是對醃鹹菜喜歡的緊,嫁人後,特別是丈夫死後,更是不愛出門,隻是在家做活,這鹹菜的買賣還是丈夫在世時聯繫好的酒樓,一直就沒斷過,都是人家上門來拉貨,她小叔子和小姑子也跟著她做這個,家裡的地也基本都是種的這些菜,所以日子也過的下去,那時也沒覺得自己的手藝好,隻以為是人家照顧自己。

直到來到了陳家村,她看到家裡的蘿蔔收的多,就自己做了些醃蘿蔔條,三奶奶一家人嘗到了她做的鹹菜,直呼是吃過最好吃的醃鹹菜了,都支持她大量醃鹹菜,也開始往外賣。

好吃的東西自是人人都喜歡的,很快縣城裡人家的餐桌上都開始出現了這美味的小菜,吳氏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第60章 乾旱

十來年的風調雨順讓莊稼人有了警覺之心,乾旱或者洪澇可能隨時會出現,家家的存糧也開始多攢些,老人們也都開始聚在一起談論起天象,根據自己的經驗猜測著,也互相探討著各種應對之法。

開始進入四月份了,往年的瀝瀝細雨今年也不見了蹤影,山上存不住水的地上,小草已經開始打蔫了,慢慢的開始變黃,小樹也開始沒有力氣了,葉片耷拉了下來,隻剩下些樹大根深的還精神著。

人們也開始覺察著空氣變得乾燥了起來,每次來的雨水也是匆匆路過一下,隻是濕了濕地皮做做樣子,沒有一場像樣的能澆透莊稼地的雨水。

“今年怎麼感覺這苗頭不對啊,往年這春雨下的多大啊,今年太應付了吧。”

“我看河水變淺了呢,河邊那塊大石頭都露出來了。”

“這小麥也都感覺沒精神了呢,你看這土多幹,風一吹,這黃土都開始迷眼了。”

“我感覺咱村裡的大口井水位也下降了,去打水的時候要多轉兩圈了。”

眾人紛紛議論著自己的發現,擔心今年會大旱呢。

每年春夏交接的時候,雨水都會比較多,可今年眼看著個把月沒有下場像樣的雨了,太陽開始炙烤著大地,河裡的水位明顯下降了,這樣下去,今年的水稻是不用種了,村裡的老人開始去山裡看看寧湖的水位,看著明顯小了很多的湖,大家知道這乾旱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