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1 / 2)

究竟。”

日當正午,豔陽高掛。大道兩側的槐樹鬱鬱蔥蔥,偶有風陣陣吹送,帶起一片樹葉沙沙作響,拂得人昏昏欲睡。

程書澈領著醫仆小彥自店堂後門緩步前行,走出一小段還不忘四下張望,生怕藏在暗處的愛慕者一擁而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做名人難,做風騷的名人更難。

不出名就賺不到銀子,人怎能跟銀子過不去呢。

小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前方的槐樹後、身側的石碑旁都沒有隱藏的痕跡,連忙示意程書澈快些走。

然而,奇跡在一日之內是不會重複發生。此時的程書澈仍是施施而行,手持麈尾微微晃動,猶如遊園觀景般閑庭信步,好不風騷。

將將走出幾步,突然一陣風自身後刮起,帶起一地的塵土,灑在程書澈幹淨的衣角上。

意外發生?小彥連忙退回防守。

少時,一道紫色的身影如離弦的箭般衝進對門的威遠鏢局,頓時沒了蹤影。

作者有話要說:注1:看殺衛玠。語出《晉書·衛玠傳》。本義為魏晉時期,晉國美男子衛玠由於其風采奪人,相貌出眾而被處處圍觀,最終因心理壓力大而病死,當時人因此說其被看死。後來多用於形容人被仰慕。

注2:擲果盈車。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潘安人長得很美,駕車走在街上,連老婦人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車裏丟,都將車丟滿了。

注3:《千金方》是唐代藥王孫思邈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東漢張仲景

注1注2是作者的惡趣味,偏愛魏晉名士。於是集一些小細節加在我家程小三身上。

對了,白玉麈尾也就是羽扇的一種。但區別於羽扇,有點象拂塵。。。

還有不愛沐浴更衣的這點,是參照竹林名士嵇康。。

為了完成程小三這個人物,我看了本草綱目。後來發現,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宋末,那時候李時珍不知道在哪。於是乎,我又啃了黃帝內經。。。魏晉名士的故事更是廣泛獵取。。。

為了達到一個變態的效果。我容易嘛我。。。你們忍心霸王我嗎?

打滾求花花。。。人家想爬榜。。。雖然我一向與榜無緣,淚目。。

這次能不能爬上去,就看親們的手了……

3

3、第三章 上門討債 ...

塵歸塵,土歸土。

風還是那樣輕拂過臉頰,陽光透過樹葉的空隙細細碎碎地映在程書澈翩若驚鴻的臉上,雪白的肌膚微微滲著健康的粉紅。

程書澈定了定心神,眼皮垂下沉思半刻,“方才是顧紫烈?”

還未回來神的小彥仍是雲遊天外的表情,被程書澈一喚方晃了晃腦袋,遲鈍地回道:“好像是。”

程書澈手中的白玉麈尾往肩後拂去,瞳仁輕微一縮,旋即稱讚道:“輕功不錯。”

小彥點頭如搗蒜,用衣袖拭了拭額上不曾滲出的汗。跟在闕朝歌身邊多年,從小見慣大場麵的小醫仆也不禁看呆了眼,此等輕功在江湖上也算是排得上號的,卻從未聽過顧紫烈的名號。小小鏢局竟是藏龍臥虎,難怪程書澈要如此迂回接近。

“走吧!”程書澈撩開濺灰的衣袂,又是翩翩而行,不疾不緩。

小彥習以為常地扶了扶額,還好隻是對門而已,否則天黑都到不了。

威遠鏢局是姑蘇城內與平安鏢局並駕齊驅的鏢局。原先姑蘇城隻有平安鏢局一間大鏢局,官貨私貨押運多半是平安鏢局的活計。最初的幾年做得風生水起,盡攬城中風光。

後來因平安鏢局總鏢頭顧淨風的娘子,也就是顧紫烈的娘,連著生下七個姑娘,以至於影響顧淨風對鏢局發展的熱情。膝下無子,後繼無人,再拚命也是別人家的。無奈娘子是皇帝的表姐,想納個妾也不行。隻好寄情花草,每日種種花養養鳥。鏢局也就日漸衰敗,好在官貨都指定由平安鏢局一家押運,顧家也算是富甲一方,不愁吃喝。

對門新開的威遠鏢局便借了顧淨風頹廢的東風,把他們的生意搶了大半去做,從此順風順水。搶生意不打緊,最讓顧淨風愁腸百結的是,對門威遠鏢局的戚家接連生下七個男孩,每日練武的霍霍聲響都讓他極其後悔當日沒有把平安鏢局選在威遠鏢局的位置上。

曆史經驗告訴我們,風水是很重要的。生男的風水都被對門搶走了,士可忍孰不可忍。顧家與戚家從此楚河漢界,互無往來。

但是,顧淨風的黴運還遠遠沒有過去。顧紫烈十歲那年,看上了對門戚家的小兒子戚少遊,哭著喊著要嫁到戚家去,把顧淨風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

風水被占,生意被搶,辛苦養大的女兒也要誤入歧途。顧淨風身為一家之主怎能不捶胸頓足,恨不能將戚家那小子的子孫根剁下來掛在城門口示眾。

六年了,顧淨風無時不刻不在算計著,什麼時候才能把顧紫烈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

這不,方才那道紫色的身影又一次飛進了戚家。即使慘遭戚家退婚,顧紫烈還是一如繼往,鍥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