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的聖誕節前兩天,在進行了整整十三天的炮戰之後,中國軍隊終於登陸印度,此時精神早就開始崩潰的英軍在得知中印緬邊境和中國新疆西藏都有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時,他們都開始看到了戰爭的災難性後果,要不要投降,一度成為這些殖民軍官爭論的焦點,最終,主戰派占據了上風,年過不惑的印度總督尼克威爾遜終於下達了拚力一戰的命令。
此時在印度的英軍有六萬多人,是一個騎步兵混編師,在英軍中戰鬥力屬上乘,裝備也是最好的;另有約五萬左右的印度第一師,在戰爭剛剛打響的時候,英軍又緊急征調了約三萬印度人補充兵源,在中國軍隊登陸印度的時候,他們剛剛學會了打槍。
登陸印度作戰,中國抽調了廣州軍區的十五萬人投入戰爭。
榮康三年正月二十三日,中英關於印度的爭奪戰還在茫茫印度進行著,來自英國由珀科克爵士率領的遠東艦隊的先譴隊終於開始靠近印度海岸,看到迎麵駛來的英國軍艦,領隊的伯克船長連忙以旗語詢問印度戰況,在得到對麵“馬六甲海峽已丟,正期待援軍”的回複後,得到“印度仍在”這一消息,伯克船長也在心裏鬆了口氣,一邊派出三隻偵察艦去給珀科克報告消息,一邊命令其他英艦入港。在海上航行了快三個月,眼見終於能靠岸登陸好好休息,所有英軍幾乎同時在心裏歡呼——
半個時辰後,滿懷欣喜的伯克先譴隊在看到被炮火徹底毀滅的港口時,許多人還未回過神來,便看到“自家人”上千枚火炮漆黑的炮口一致對準備了毫無防備的自己,而自大海的東西方向,密密麻麻的中國軍艦在海上乘風疾行,很快便將伯克的三十五隻艦艇圍在中間,聖約翰號上的船長剛試著讓水兵填充炮彈還擊,兩枚口徑超過一百三十毫米的炮彈便一前一後在聖約翰號的側弦和主炮台爆炸,彌漫的硝煙中,幾十個水兵和船員被拋上天去,即便是隆隆的炮聲也無法掩蓋他們臨終前的慘叫——
隨便一掃,伯克便知道眼前的中國軍艦早就超過了上百,更別說中國此次出動的竟然大部分都是一至三級戰列艦,船上火炮都是一百二十枚以上,再反觀自己這邊,三級以上戰列艦不過十二艘——戰,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爵士,炮聲響了,但願你能有所準備,願上帝保佑!在心裏默念一聲,伯克終於命令旗令兵掛白旗投降,三千餘名英軍終於得以登陸印度,隻可惜這次卻是以俘虜的身份。
珀科克的遠東艦隊此時仍有三百二十餘艘艦船,這是英國海軍現存軍艦的1/2還多,幾乎是中國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的艦船總和。消滅了這支英軍遠東艦隊,英國海軍必將受到重創。
印度方向的兩聲炮響果然讓珀科克心生警惕,他當即便讓全員做好應戰準備,然後派出十幾隻偵察艦到周邊兩千公裏的海域偵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後,他將艦隊分為兩支排成戰列隊行一前一後往印度方向推進——
第一分隊的一百二十八艘戰艦由李斯特上校帶領,珀科克帶領約兩百隻艦船組成的主力在距離前隊不足十公裏之外跟隨,並隨時保持與前麵的艦隊彙合。
十公裏的距離,差不多可以讓中國海軍攔腰穿插將英軍一分為二。
近九個小時的大戰,珀科克終於不得不拋下損傷近半的李斯特艦隊下令撤退,再打下去,不但前麵的一百餘艘軍艦救不回來,連自己也是自身難保。萬幸此時中國的海軍在全力圍殲李斯特艦隊,並沒有追擊甚至攔截珀科克的主力。∫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