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段(1 / 3)

,一意效忠者,在羽林軍中築長生營。

其中將士個個身懷絕技,均可以一敵百。

皇帝常使二十人以上於眼可及處護衛他,殿外還有八十人。

百人長生營,若天羅地網。

皇帝一聲令下,長生營守衛紛至遝來。

然而已經晚了,燕無恤修為已臻化境,更甚於當日的青陽子,在這麼短的距離,世上幾乎沒有攔得住他的人。

他執著向前,每行一步,足底便留下一個血淋淋的足印,片刻時間,威嚴堂皇的安定殿,幾成了修羅場。

長生營眼見護衛不住,護衛天子要走。

他清嘯一聲,縱躍而起,劍氣如虹,罡風轉眼便罩天子之前。

皇帝大呼:“你退下,我許你萬戶侯。”

燕無恤眼風輕輕掠過,背後長生營守衛越來越多,他分明沒有見過,然而腦海中卻突然浮現了當日青陽子橫亙雲霄的一劍。

那把劍,最後落到哪裏去了?

它沒有刺入天子的胸膛。

而是蘇纓捧著它,嬌嬌俏俏的,仗劍要保護自己。

電光火石的關頭,一些雜亂的,毫無章法,甚至沒有邏輯可言的景象快速掠過,他手凝一柄劍氣,似掌風,又似劍刃,忽的一下猛然推出。

他刺下了青陽子十年前未能刺下的一劍。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還有兩章,明天放

第94章 臨軍陣大破大立

古有湛盧, 仁劍之首,劍體純金, 流以日月山河之文, 收以辭章鳳藻之鞘。

亙古以來,此劍若溫厚長者, 垂視芸芸眾生。

劍刃之下,帝王將相,黔首黎庶, 一視同仁,不察尊卑,隻看德行。

時有諺雲:“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 劍飛棄, 國破敗。”

然而不管是在世人的傳說, 還是典籍的記載裏,它都更偏於監督君王德行的禮器,而不是一把悖逆弑君的凶器。

身著龍袍的君王隻看得見玄衣刺客掌向前推, 那隻手分明無刃在手,他卻感到劇痛貫胸, 振動薄弱蒼老的心脈, 不由自主垂頭自視,並沒有半分傷痕,錦袍上依舊是十二章紋, 龍騰雲霄,天地山川。

然而他的呼吸卻驟然緊了,像被一隻巨大的手扼住了咽喉,麵色紫漲的急速喘熄,伸手無意識的抓著胸口的錦文,冠冕上係的青玉充耳猛地拍打在臉上。

“你竟……你敢……”

樹皮一樣褶皺鬆弛的脖頸劇烈顫動著,發出夾雜嘶吼的聲音。

他雙目圓瞪,不可置信的望著玄衣人,黑白分明一雙深瞳,尚因怒火迸出懾人的光。

即便瀕臨死亡,這個以鐵腕暴戾、專斷獨行著稱的君王,依舊昂然挺顱,僵直脖頸,維持著君王的氣勢和尊嚴。

然而他目中的光如煙火一綻很快就消散了,他猛然倒退,摔倒在龍椅上,後腦磕上扶手,圓睜的雙目滲出鮮紅的血,望向安定殿的大殿一角。

這一驚變,令整個安定殿內倏然之間陷入了巨大的驚惶之中,長生營守衛的動作都凝滯了,守衛中有膽子小的連手中的刀都握不住,天子猝然駕崩,若追究他們護衛不力的責任,是滿門抄斬的罪責。

無人料得到燕無恤暴起發難,會真的毫不猶豫一掌推入天子的胸膛,劫後餘生的禦史大夫幾人不提,孫卓陽眼珠子幾乎瞪了出來,丞相又昏倒在地,無人主持大局。

燕無恤立在龍座前,緩緩收回掌,衣袍垂落,掩住了手。

他目光追隨君王最後的視線,那裏,巨大的水晶罩下,安放著白玉京的微縮城池。大道連橫斜,高樓入雲霄,雲中仙人來往,鳳鸞展翅齊鳴,似聞鍾鼓振振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