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隻從這一句中,我明白,她也看透了我、玄憶、景王三人之間,如今看似平靜,卻暗流洶湧的關係。
可,她為什麼話中,卻全然並非向著玄憶,反是替景王著想呢?
“嫿兒,”她輕輕執起我的手,眸華如水,亦如風,拂過我的臉龐,似水溫柔,又如風,將一切洞悉了然, “你的心裏,現在隻有憶兒,對麼?”
問出這句話,她真的看透了,身為玄憶的母親,聯係著她前麵說過的那句她是要阻止我和憶在一起嗎?
我點了點螓首,並不說一句話,此刻,我願意聽她說,哪怕她要阻止,我也想聽她的理由。
“憶兒是帝王,之於江山,他應該並不能做到象他父皇一樣,畢竟,燁隱忍了十年,最終,才決定與我攜手歸隱,放棄西周的江山。而憶兒自小耳濡目染的,是攝政王所教誨的為君之道,同樣的事,攝政王必定會未雨綢繆,不容再次發生,尤其,現在是百年間,天下的第一次四國歸一,這樣的開明盛世,注定憶兒所要承受的更多。”
我明白,玄憶首先是天下萬民的天,其次,才是我的天。
要美人不要江山,這不會是必然的遺傳。
“從方才,我看得出,憶兒對你,並不是全然無心,或許,牽念得還是十分的深,而我,由這一日的相處,也瞧得出,景兒對你,亦是不同的。而憶兒和景兒雖是同父並母的手足,卻並非親如手足,甚至,自幼發生的那些事,注定他們的之間膈閡必定不會輕易地化解。固然這些年來,攝政王應該努力在修補這層關係,但,我知道,收效應該不會很大。畢竟,昔日他們所經曆的一切,無論是在憶兒心中,還是景兒的記憶裏,都是無法泯滅的過往。這些,亦有一半,是源於我和燁的自私,沒有完全顧及到這兩個孩子的感受。”
他們以愛相守,相忘於俗世,如果這也是種自私,那麼,身為子女的,難道不該體諒嗎?
可,我知道,無論是玄憶還是景王,他們性格中的偏執,讓他們無法釋懷於目前所發生的一切,因為,這一切,顯然是攝政王所刻意隱瞞的。
他們以前所知道的,僅是先帝駕崩,玄憶的母親殉葬。而無憂穀中的一切無疑是將他們最早的認知一並顛覆。
所得來的真相,不過是一場歸隱,不過是一場遺忘骨肉親情的歸隱。
“但,我和燁的自私,亦是不得已所為。那樣的情形下,如果他不放棄,或許,我的命,就會真的葬送!他為了我,才最終選擇放棄自己的帝業。”
在這瞬間,我終於完全明白她今早說的那番話裏蘊涵的意思,縱然她和先帝在相愛的過程中包含著痛苦、傷害,最終走到現在,卻隻有幸福和甜蜜。
而換來這幸福和甜蜜的,是合棄江山,得到的相守。
對於玄憶來說,這無疑是種自私,但對於他們而言,我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
她放下他於她夷十族的鶴努需要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做到。
他放下錦繡江山如花,隻願攜她一笑泯恩怨,這又是多大的氣魄才能做到呢?
對於這樣的他們,我除了心中的感慨愈深外,是並不覺得這是種自私。
“所以,婚兒,我不希望你的出現,再次成為他們岌岌可危關係的一道催化劑。古往今來,為了美人,衝冠一怒的,並不在少數,而這一怒背後,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卻是鮮少有人會去考慮的。”她說出這句話,握住我的手複加了把力,“婚兒,我看得出,你本性純良,定是不願意,自己成為他們手足關係破裂的根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