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聽著都像為自己的慢吞吞狡辯的樣子…… 嗯嗯,話題扯回來,繼續說何以。 何以的靈感片斷始於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超市人很多很擁擠,我腦中就突然冒出了何以開頭的那個畫麵。 相愛相離的男女,很多年後不期然在人群中相遇,眼光相彙,淡淡凝視,然後又各自走開。 何以一開始,就是想寫這樣一個擦肩而過。然後才漸漸血肉豐滿,甚至人物都有了自己的脾氣,不再受我控製。 曾有朋友問我,在這本書裏,你想表達什麼? 其實寫書的時候,我純粹隻是想寫一個故事而已,根本沒想那麼多。可是她問的這麼認真,我便也認真的想,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我想答案是這樣的。 世上美麗的情詩有很多很多,但是最幸福的一定是這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何以笙簫默》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種幸福。 顧漫 2005年12月14日淩晨 番外 番外之以玫篇:一人花開 1 九歲的時候,隔壁的以琛哥哥變成了我的哥哥。 我高興極了,靠在媽媽懷裏問她:“媽媽,以後以琛哥哥是不是就住在我們家不回去了?” 媽媽抱著我說:“是啊,以玫喜不喜歡?” “喜歡。”我使勁的點頭表達我的喜悅,不明白媽媽看起來為什麼這麼難過。 有以琛這樣一個哥哥是一件很威風的事,同學會羨慕,有時候老師也會另眼相看。剛升初中的時候,老師看了點名冊就問我:“你認識何以琛嗎?” 我點頭:“他是我哥哥。” “哦,他的初一也是我教的,我跟你們兄妹倆挺有緣的。”老師笑嗬嗬的,“那剛開學暫時就你當班長吧,哥哥能幹,妹妹應該也不會差。” 漸漸同學間也知道我就是那個“何以琛”的妹妹,慢慢開始有女生拐彎抹角向我打探:“何以玫,你哥哥有沒有在你麵前說過哪個女生啊? ” “沒有啊。”我總是這樣回答。 “哦,你知不知道啊,三班那個尹麗敏喜歡你哥哥……” 這個年紀女生好像對“誰喜歡誰”這種事情特別感興趣,已經有好幾個女生告訴我“某某女生喜歡你哥哥”這種秘密,而且每次喜歡我哥哥的人都不同。 學校裏喜歡以琛的女生好像真的很多,可惜他似乎一點感覺都沒有。 有次我問他題目的時候故作隨意的問:“哥,你有沒有喜歡的女孩子?我們班好多女生喜歡你。” “沒有。”他很不在意的回答,低著頭專心致誌的幫我解題,一絲應有的好奇都沒有。 那個午後,我看著他俊雅清雋的側麵,心底突然漾起自己也說不清的快樂。 我高二結束的時候,以琛考上了C大,去了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很遙遠的A城。 很不習慣家裏少了一個人,好像突然空蕩蕩的,吃飯的時候媽媽順手盛了四碗飯,後來才想起以琛不在,又倒了回去。 心裏不知道怎麼就生出一股氣,宣誓一樣的在飯桌上說:“我也要考上C大。” 爸爸笑起來:“好啊,以玫有誌氣。” 可是光有誌氣有什麼用,我的成績或許好,但還沒有好到能考上C大的地步,努力了一年仍然不夠。最後填誌願的時候,我報考了N大。 以琛在電話裏得知我考的是N大時,怔了一下說,以玫你可以報更好的大學。 可是沒有離你更近的啊,我心裏默默的想。 然而九月到大學報道的時候,我才明白什麼叫人算不如天算。我所在的學院居然在郊區的校區,離在市區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