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潁川之危(2 / 2)

“大公子,您是不是弄錯了?”趙雲也一臉不解地說道:“您不是命我派人送勸降信去南陽郡的黃巾軍那邊了嗎?”

“山人自有妙計!”袁耀嘿嘿一笑,自己在滎陽城無意間救下的那個俘虜,應該馬上就要派上用場了吧。

相比於數一數二的南陽郡與汝南郡,潁川郡的占地麵積比較小了。

但潁川雖小,卻是人才輩出,首推有荀氏八龍的荀氏家族,曹操的王佐之才荀彧和他侄子荀攸就來自於此。

至於戲忠與郭嘉,早已投奔曹操了,袁耀隻之歎息了。

隻得慶幸的是,自己的軍師和錦衣衛都督徐庶恰好被自己收入麾下,也算不虧了。

隻是袁耀沒有想到的是,潁川太守李濤死裏逃生,回到了治所陽翟,剛剛重新接管了幾百散兵遊勇,就見漫天遍野頭戴黃巾的人圍了過來。

這裏麵有的是拖家帶口,有的是老弱婦孺,當然衝在最前麵的便是壯丁了。

李濤知道,這些如同蝗蟲一般的黃巾賊子所過之處必定會寸草不生,自己跑是跑不掉了。

豫州刺史孔伷會盟回來之後身染重疾,根本無法管自己這邊的爛攤子。

跑也跑不掉,隻能死守了。

怎麼辦?李濤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整日裏唉聲歎氣,連妻妾都懶得碰一下。

“大人,此事簡單!隻需告知所有大戶人家,黃巾賊子的所作所為,他們必定誓死抗爭!”一個中年文士笑著說道:“如此一來,潁川之圍必解。”

李濤覺得此人言之有理,將此人待在了身邊,緊急召集了所有大戶人家,向其曉明了厲害關係,很快就有了效果: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

城頭上臨時拚湊的壯丁再加上之前的散兵遊勇,也有兩千有餘。

不過李濤的心並未放下來,這些家夥並未上過戰場,能夠扛過幾時還很難說。

他們看著近兩萬黃巾軍魚貫而行,不少人靠在城頭,雙腿發抖都是小事,有的差點調頭就跑了。

“李濤,還不速速開城投降!我家渠帥何儀願意善待於你!”

“這?”李濤微微一愣,原本緊繃的神經一下子也鬆垮了下來:他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混口飯吃。

“大人,不可!”那中年文士再次拱手說道:“黃巾賊子見陽翟城堅難破,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自古官與賊勢不兩立,從未聽說過官降賊有好下場。若是大人開城投降,必定逃不過潁陰縣令身首異處的命運。”

“多謝先生相救!”李濤頓時如同醍醐灌頂,大聲喊道:“黃巾賊子!休得花言巧語騙我們投降!潁陰城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周圍的兵士身體微微有些顫抖,但他旁邊的先生卻紋絲不動,傲骨十足。

“李濤!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自己好好想想!有種你就出來受死!”

“我李濤誓與潁川共存亡!”

“誓與潁川共存亡!”眾兵士聽得李濤如此,一個個都挺直了胸膛。

“軍心可用!”那文士微微頷首,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