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潁川太守(1 / 2)

奸細被押了進來,是一位中年文士,麵容堅毅,為人偉美,瑰姿奇美,不怒自威。

如果不是身上五花大綁的繩索提醒,袁耀還真以為是哪裏來的大儒了,那種神態還是氣質,可不是想裝就能裝出來的。

陽翟城中的官吏們都麵麵相覷,麵容一喜,隨即又黯淡了下去。

袁耀沒有做聲,倒是一旁的俞涉忍不住發飆了:“兀那奸細,見到我家大公子了,還不下跪討饒。你究竟受何人指使,說出實情,饒你不死。”

他這番話先聲奪人,恩威並施,合情合理,倒也說得過去。

哪知那中年文士皺起眉頭,瞪了袁耀一眼,道:“前有西涼賊子在潁川郡四處劫掠,百姓困苦潦倒,無家可歸。後有黃巾賊子煽動無辜百姓,不事生產,四處搶奪,民不聊生。不知道你等為何要與黃巾賊子蛇鼠一窩,助紂為虐?”

他這番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眾人皆為之一愣,隨即目露敬佩神色。

袁耀見這位中年文士憂國憂民,哪裏不明白他的心意,連忙上前幾步,親自為他解開繩索,笑意十足:“先生憂國憂民,此乃大義!高風亮節,令袁耀佩服不已。”

荀攸不為所動,反而緊盯著袁耀,繼續勸說道:“公子出自四世三公,乃名門世家,為何要與黃巾賊子同流合汙?”

袁耀哈哈一笑:“我與部下將士同心協力,一舉降服黃巾賊子,勸他們改邪歸正了。潁川郡渠帥何儀更是棄暗投明了。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某姓荀名攸,無名小卒,不足掛齒。此番尋不到對抗董賊的大英雄曹孟德,攸想著刺殺黃巾賊子的渠帥,不料剛一露麵就被袁公子麾下逮了個正著,慚愧慚愧。”中年文士擺了擺手,舉手投足間盡顯名士風采。

荀攸在此,自己得把握機會了!隻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嘿嘿,曹操,哥先下手了。

袁耀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荀先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確令晚輩敬佩不已。”

袁耀讓自己的聲音盡量誠懇,讓自己的神色更為敬佩,又帶上範仲淹的名句,目的就是為了留住荀攸。

聽袁耀說得如此清麗脫俗,不光是荀攸,就連一旁的徐庶都目露思索神色。

荀攸忍俊一笑:“袁公子好文采,荀某當不得如此謬讚。為君盡忠,為民請命,乃君子本分。”

袁耀見自己先聲奪人成功,連忙趁熱打鐵:“荀先生,如今潁川郡百姓流離失所,不知道先生可有高見?”

荀攸見袁耀考效,連聲說道:“外禦強敵,討伐叛賊,內修水利,鼓勵生產,方能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袁耀上前一步,恭聲說道:“先生熟悉潁川郡情況,可願意幫我治理此地?”

荀攸說道:“袁公子,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身邊這位徐庶徐先生,可當州郡之長。不知道你為何不將此位托於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