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與荀攸素位蒙麵,荀攸竟然認得自己,連忙頷首道:“某家徐庶,見過荀先生。”
袁耀原本準備介紹徐庶給荀先生認識的,但荀攸已經認識徐庶,就隻能拉倒了,順著徐庶的話接著說道:“我原以為隻有天底下的荀先生隻有荀彧一位,聽我家軍師徐先生一說,才發現還有第二位荀公達,亦以為潁川郡太守之位非公達先生不可,故請不要推辭。”
“請荀先生不要推辭!”陽翟城中的官吏們齊齊拱手說道,他們對不顧個人安危對陽翟城施以援手的荀攸感激涕零,剛才未辨明袁耀態度、一直不敢出聲,現在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荀攸眉頭微微皺起,他出身士族,當然不會被袁耀的一番話所激將成功。他考慮的是另一番話,他叔叔荀彧已經留言北上了,也不知道是投奔袁紹還是曹操。
對於士族來說,尤其是在亂世,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荀家已經有荀諶投奔袁紹了,故荀彧投奔袁紹的幾率會大大降低,極有可能前去投奔他所敬佩的曹操。
而他原本準備投奔袁術,因袁術同樣出生名門,但有潁川郡變故,一直未能如願。
沒想到老子袁術沒來,兒子袁耀卻送上門來了,而且一出手就極為大方,許自己為一郡之長。
他深知責任重大,連忙拱手道:“多謝大公子!荀攸願效犬馬之勞,為潁川郡造福。”
“有荀先生出馬,此乃潁川之福!”袁耀笑得十分開心,環視一周,無比威嚴地對陽翟城中的官吏們說道:“如此一來,荀先生出任潁川郡守,諸位定要齊心輔佐。誰若不服,軍法處置。”
眾官吏等齊齊拜服,目露喜色。他們敬佩荀攸的為人,更敬佩荀攸的本事,跟著這樣的人看,前途絕對大大的有。
潁川荀氏,興盛於荀氏八龍,乃潁川大族。更何況,荀攸在朝中擔任過黃門侍郎,智謀過人,足以擔當如此大任。
袁耀將收伏黃巾軍的情況說了一番,問荀攸計策。
荀攸悠悠地說道:“大公子,兵在精不在多。黃巾軍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但是中看不中用。不如十取其二,留其精英,其餘閑雜人等全部回家種地。”
“公達先生果然妙計!”徐庶目露精光。
袁耀暗道,荀攸果然目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黃巾軍的症結所在。
他笑道:“何儀,我命你為牙門將,從你麾下兒郎中征召三千精兵,協助荀太守鎮守潁川郡。你可願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荀攸坐鎮,相信光憑區區一個何儀,決計掀不起風浪來。
“儀願意效犬馬之勞!”何儀頓時激動地感激涕零,有袁耀的這句話,那就意味著他從亂臣賊子翻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官軍了。
對他來說,手下兵馬雖然少了,但是權力更大了,也更名正言順了。
他當然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