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恩有一段時間很喜歡那位太子,景宗長子,承載了多少希望,懷恩也為景宗歡喜,多少次,是他把這個小嬰兒抱到景宗麵前,看他們父子天倫。隻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當時紅紅小小的嬰兒,變得讓懷恩不太認識了。見麵越來越少,架子也越來越大。懷恩漸漸不喜歡這個太子了,也許是因為太子嶽父姓陳,也許是因為太子身邊的世家太多。

懷恩喜歡景宗喜歡的,討厭景宗討厭的。太子出世之前,慶林長公主就在景宗那裏陪伴了,陳家人讓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孤獨十數載。魏靜淵之死令景宗痛苦得無以複加。太子偏偏與這些人打成一片,懷恩討厭他,十分討厭他。

大家說太子壞話,他聽著,太子說別人壞話,他幫著辯解。太子廢了,他開心。他能看出鄭靖業的心思,鄭相公也不喜歡太子,正好,大家都不喜歡他!一個不像聖人的太子,也治理不好這個國家。新太子看著像是與聖人想的一樣,他就不說壞話了。

隻可惜了貴妃。貴妃是個什麼樣的女人,沒人比懷恩更清楚了,聖人頭一回見到貴妃,懷恩就是個圍觀群眾。那個女人漂亮、聰明、天真,無怪乎聖人喜歡,聖人實在是太累了。後宮裏的女人,與前朝的大臣都差不多了,尤其是那幾個要賢名的,拿皇後的標準要求自己,時不時諫上一諫。她們想什麼,懷恩也知道——夏皇後走之後那幾年,誰不想上位?

聖人就是聖人,一個沒答應~

也該鬆快鬆快了,貴妃想什麼,都能寫在臉上。聖人也是疼愛二十四郎的,老來子麼。可是,為了國家,不能這樣。懷恩想,聖人又該難過了。不特是因為貴妃和二十四郎,怕是每到遇到這樣的事兒,他就會想起魏相公吧。

新太子登基,懷恩卻沒有料到聖人的死,明明擺在眼前的事情——立太子,就是為了防著皇帝死,可他就是不願意想。待聖人歸天,遺詔裏居然有他的名字,懷恩已經無法言語了。

【那就留下來吧,新君用得著我這把老骨頭,就把知道的都告訴他,不用了,我就去給聖人守靈。】

懷恩覺得,每天能看一眼聖人的陵寢,心裏也踏實。守靈沒多久,他就聽到了七娘上疏的消息,放宮婢?輪番服役?【她做事像鄭靖業,心卻像魏靜淵。聖人就是聖人,果然看得比我等奴婢明白。】

守靈的日子並不很長,幾年而已,亂搞的新君就被造反的弄死了。七娘找到了他,他想,如果當初能給新君多念叨念叨,興許就不會這樣了,聖人知道了眼前這情形,也會難過吧。 思 兔 在 線 閱 讀

為了盡自己的一份力,懷恩又回到了宮裏。他承認,這裏麵也有照顧侄子的原因。魏靜淵是個賢者,他不是,做不到,他還是有些私心的。

從此看著小聖人長大,看著他跟老聖人一樣從憋屈到成長,懷恩心中很是欣慰。看著七娘做了小聖人的先生,懷恩心裏一輪回,這還真是緣份呐!女先生教的,就是比男先生好,懷恩又在小聖人耳朵邊上吹起了風。

老了,真的是老了,真的做不動了,小聖人與老聖人真是很像,給他錢養老,還許他死後陪葬在老聖人陵園裏。

懷恩很開心:“在下麵能接著伺候老聖人,死且歡喜。”唉,雖然老聖人那裏估計早有那位忠心耿耿的老前輩在的,不過沒關係,他以前也是做人晚輩的。從給聖人打洗腳水做起,這活計他做得慣了。

而且,到了陰間,大概就沒有什麼權位之爭了吧?聖人也就不用再因為兒子們胡鬧而傷神,會快快樂樂的了吧?

對了,還有魏靜淵,聖人已經安置好了他的家人,他縱使埋怨聖人,如今氣也該消了吧?雖然懷恩覺得,魏靜淵根本就沒有生氣,在懷恩心裏,像他那樣讓人看不透的大人物,心裏想的,總是與平常人不一樣的。你鑽牛角尖兒想個半死的事兒,他那裏卻是清風過耳不留聲。

【要是魏相公不開心了,我就去告訴他,聖人為他難過了幾十年……】

上了年紀了,舌頭都麻得嚐不出味兒來了。舔舔嘴巴,卻又好像有了知覺。

那根麥芽糖真甜,那碗米飯真香,那一路上的風景,真美!

閉上眼,他看到了聖人。

268鄭靖業番外

褪去簪釵紮上巾幗,窄袖代替了寬袍,係上圍裙,韓國夫人要下廚。她未嫁之時就頗善廚藝,剛嫁那會兒夫妻感情很好,又沒孩子打擾,也是常常親自投喂老公。後來事情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多,不得不放棄了這方麵的愛好。如今又重操舊業,自是令人期待。

熟識鄭琰的人都知道,她是個吃貨,而且時常會有些“新鮮主意”,弄出來的東西是令人頗為期待的。然而這個發明的過程,就比較令人痛苦了。阿慶是個忠仆,但是聽說娘子要下廚,一把抓著自己的小閨女:“你不許去看!夫人下廚,你倒當成景兒來看了,給我去把昨天領的線分了去!”

阿慶對於鄭琰幾乎要火煙鄭家廚房的事情可謂記憶猶新!自己挨熏就罷了,小丫頭淘氣,就不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