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打扮整潔的婦女,背著一個簍子,走上了鹹陽的街頭,沿街叫賣。公主嬴靜給她們劃分好街道,每人抓鬮負責兩條街道,賣豆芽。
豆芽?聽說是種新蔬菜!
百姓們好奇,紛紛圍過來觀看。這是一種他們平生未見過的新蔬菜,瞧著確實十分新奇。瞅瞅那白色的根葉,一掐就斷,嫩得冒出汁水來。若是吃上一口,應該很爽脆吧。
“來,我要兩斤!”↘思↘兔↘在↘線↘閱↘讀↘
“我要一斤試試!”
“我有錢,我買十斤!”
朱娘子今日隻背了二十斤豆芽出來叫賣,沒想到遇到了富戶,一下子就買去了一半。她手上動作利索,拿稱子稱好斤兩,連忙遞給了顧客。今日運氣好,賣得快,中午回去作坊入賬後,下午她就能回家幹些家務活,也陪陪小丫。
中午在豆芽作坊吃過飯,朱娘子接過賣豆芽的提成,笑得魚尾紋都露了出來。如今,她也不再偷偷摸摸帶半個饅頭回家了,她手上有了些錢,能給小丫買飴糖吃,硬氣得很那!
馬車中,嬴靜掀起了簾子,看到這一幕熱鬧景象,開心地笑了。隔壁的起點男總說,“穿清不造反,X花套電鑽”,她難得投了個好胎,不造福一下人民,對不起黨和國家多年以來的教育啊。
富民之路,任重而道遠。
大河村
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背著滿滿一筐豆芽,走在了鋪滿積雪的路上。她前往的方向,是鹹陽郊區的大河村。
天冷路滑,還飛舞著雪花,但她一點都不怕。想想筐子裏麵的三十斤豆芽,能賣得十來文錢,除去交給作坊裏麵的大頭,她能留下來的,足足有兩文錢呢!能買十斤粟米了!
其他人都搶著在鹹陽城裏麵賣豆芽,她可不,她特意瞄準了郊區的大河村。她知道,大河村臨近渭水,村民們賣凍魚賺來的銀錢可不少。他們有魚又有錢,自然舍得花錢吃喝,是理想的目標客戶群。
“來咯,三姑來咯!有好吃的咯!”
遠遠地瞧見一個背著筐子的婦女,村長家的張娃子,拍著小手,笑得大板牙都露了出來。他知道,最近這幾天,每逢遠嫁到城區的三姑回到村子裏麵來,必定會背著一大筐豆芽回來。
別人家向三姑買豆芽菜,都要三斤一文,他們家不用,三姑隻收成本價,四斤一文!足足能多吃一斤豆芽!
張娃子最喜歡喝魚頭滾豆芽湯,奶白色的魚湯裏麵,泛著些辣油,辣辣的喝下去,渾身都暖了。湯裏麵的豆芽吸足了魚味,更加地鮮了。他很喜歡黃豆芽,不太喜歡綠豆芽。黃豆芽即使滾過湯之後,吃著還是脆脆的,綠豆芽吃起來就太軟啦,一點都不好吃。
“鐵蛋,過來,三姑又來賣豆芽啦!”
又有好吃的,怎麼能不和小夥伴分享呢?鄰居張鐵蛋,是張娃子最好的小夥伴,他也很愛吃豆芽泡湯。眼瞅著三姑的豆芽都要賣了大半,張娃子連忙大聲招呼鐵蛋。
“來啦,來啦!”
一聽到有好吃的,鐵蛋連忙下炕,往腳上套上隻鞋子,急急忙忙地跑出門了。
“哥哥,等等我!”
身後的狗娃追著,無奈人小炕高,等到他下炕出去家門後,三姑的豆芽已經賣完了。三姑正擦了擦額頭的汗,收拾著筐子,喝著水在歇息。
狗娃左看看,又看看,沒能看到白嫩嫩的豆芽,失望地大哭了起來。
不過,狗娃並沒有失望太久。那天晚上,鐵蛋他娘不但做出來,他們最愛喝的魚頭豆芽湯,還自創出了魚頭泡餅!
在燉魚的同時,鐵蛋他娘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