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段(2 / 3)

山河日月鑒君王功績。

永定河,黃河,蒙古,西藏,複雜的宗教勢力,包括逐漸理順的稅賦製度,逐漸歸融的滿漢文化,這些政治的符號堆疊在皇帝登基的五年之間,熠熠生輝。

麵對這片輝煌絢麗,敬他的人,洋洋灑灑可寫萬字,恨他的人,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太後最終,還是失了語。

她垂眼看著地麵兒,腳步有些虛浮,好些她自以為根深蒂固的觀念,或者叫執念吧,還是被男權世界裏更大更實在的意義打破了。

太後陡然覺得無力,眼見著皇後失寵,嫡子早死,蒙古的地位和分量一點一點在滿清朝廷裏減弱,她心裏著急,可對著皇帝,對著這個和自己隔了一層肚皮的養子,又說不出任何一句有分量的話。

“皇帝……你就這麼恨哀家。”

“皇額娘,不要問朕的忌諱。”

“好……哀家不問,哀家不問了……”

皇帝點了點頭。

“既如此,朕還要去看四阿哥。張得通。”

“奴才在。”

“替朕送太後回宮。”

“不用了,皇帝這個地方,哀家也不敢久坐。不過皇帝,哀家終究是你的皇額娘,不論皇帝多麼喜歡王氏,哀家隻要在,她就絕不能越她自己的本分。哀家仍舊是那句話,祖宗規矩不可廢,皇帝萬事三思。”

此話說完,月已過中天,雨後夜幕十分清晰,灰白色的雲層悠悠蕩蕩,桂花暗香襲室。

陳姁和張得通扶著太後走後,何慶進來,小心回道:“要貴主兒那兒備著嗎?”

皇帝擺了擺手,抬頭看了一眼身後西藏疆域圖。

“不用,朕今晚有事要想,南書房是誰在值房裏。”

“唷,今兒像是王大人。”

“嗯,傳他過來候著,朕在翊坤宮坐會兒,個把時辰就回。”

“欸,是。”

***

入十月後,天才真正地冷了起來。

初八那日,皇帝恩準了吳宣入宮來看王疏月。四阿哥滿了半歲,長得可愛結實,吳宣抱在懷裏,實在是喜歡。

“哎喲,不枉娘娘在鬼門關走了那麼一遭,瞧瞧咱們這小主子,長得可真好,眼睛鼻子,和萬歲爺,一個模子。”

那日周明也在,請過脈寫完方子,進來回話。聽著吳宣這麼說,不由道:“四阿哥在年娘體內養得極好,但也是因為這個,損了娘娘不少精血。”

王疏月正用一柄流蘇簪子逗弄吳宣懷中的四阿哥,聽完這句回頭道:“周太醫也是,我好說話,你就什麼顧忌也沒有,當著姨母說這些也就罷了,主子讓你回話,你也這麼說嗎?”

周明忙道:“微臣還要腦袋,娘娘自己肯瞞著自個身上的不好,微臣哪裏敢不要命地跟皇上說去。”

話音剛落,四阿哥卻像聽明白了什麼似的。竟哭鬧起來。

吳宣忙起身來哄,一麵道:

“你看看,怕是知道你這個做額娘的身子不好,心裏急了。”

王疏月笑了笑,將手上的簪子遞給金翹:“他才多大呀,姨母就讓他懂這些,這是餓了,金翹,讓奶娘抱下去喂吧。”

金翹應了是,召奶娘過來替了吳宣的手,抱入裏間去了。

吳宣一路望著那孩子進去,感歎道:“生養過就知道不易啊。難怪不得,我家中的那兩個孩子,小時候尚可,大了,就與奴才……嘖,不親了。”

她一麵說,一麵垂著腿。目光有些暗淡。

“那是您多想了,再好的孩子,也要娶妻嫁人,哪能一輩子陪在您身邊呢。您看大阿哥,等他再大幾歲,出宮開府,我也是見不到的,就是這個還小,還有好幾年在身邊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