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這個棺葬活人以前有沒有啊!”
“有啊!西漢的開國功臣,淮陰侯韓信生葬活母,之後就死的很慘啊!”老爹說完,意味深長的看了王陰陽一眼。
“別聽你爹瞎說,棺葬活人的確會出大事,畢竟咱們隻是假葬活人,又不是真葬,而且咱們最終的對象還是千年陰魂。韓信棺葬活人是為了一己私利,尋找風水寶地,咱們棺葬活人算是瞞天過海釜底抽薪,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原來活葬一詞,最早出現在殷商時期,以前叫活祭、活奠,換種說法就是殉葬,活人陪葬。
最後活葬和陪葬到了漢代才有明顯的劃分。
陪葬是指的是以人殉葬,它是以某種手段使活人非正常死亡後以葬於墓中。
而活葬指的是下葬的本人,和殉葬的人有很大的區別。
陪葬和活葬的劃分還是因為漢代的韓信的故事才開始盛傳的。
原來韓信出身寒門,沒發跡前是一個砍柴為生的樵夫。
他整天打柴,與瞎子老母相依為命。韓信對門鄰居是一個年老落魄、無子無女、無依無靠的“地仙”(風水先生)。
韓信力氣大,心地也不錯,他每天用砍柴換來的米去周濟老地仙,老地仙感激不已。
一天,老地仙對韓信說:“後生仔,多謝你多年的照顧,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後山上有一處龍脈是風水寶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麵,你就把我葬在那龍口裏,你今生一定大發,盡享榮華富貴;如果你老母死在我前麵,你就將老母葬在那龍口裏,你今生定會出將入相,位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一定要記住啊!”
韓信自小胸懷高遠,自然希望自己出將入相呀。
一日,老地仙生病,病勢很重,眼看活不長久了。韓信急壞了,他思慮再三,最後咬咬牙,在一個風雨欲來的黃昏,謊騙背母親去醫眼睛,背到那個石洞構成的龍脈口中,把老母活生生地放在洞內。
韓信走出“龍口”,對著石洞連叩三個響頭,隻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龍口”巨石轟然塌下。
就這樣,韓信的老母就被她的兒子活葬在“龍口”中!地仙忽聞後山巨響,知道韓信已在“龍口”活葬其母,就趕緊拖著重病之體來到龍脈地。
此時風雨大作,天昏地暗,地仙見到楞立於風雨之中的韓信,一聲長歎:“天地昭昭,活葬親母;得天理即不能得地理,得地理即天理難容!”
韓信把母葬在龍口之後,得龍氣之貫注,從軍打仗,威鎮疆場,戰功赫赫,助劉邦打出漢室江山,最後出將入相,被劉邦封賜“齊王”。
當時天下甫定,劉邦還相當器重韓信。韓信自然記得老地仙的話,就對高祖劉邦說:“皇上啊,我盡管為大漢天下立下汗馬功勞,隻怕日後會死無葬身之地啊。”韓信就將自己少時活葬親母的事說給高祖。
劉邦為了保全韓信不應天理之劫,就向全國發出一道聖旨,在全國任何刀槍器械上,哪怕是柴刀、菜刀、箭支上都刻上這麼一句:“此刀不斬韓信。見天不殺韓信,見地不殺韓信。”這麼一來,韓信想必不會有任何劫難了吧。可是,後來高祖病危,皇後呂氏掌權,有人陷害韓信有謀反之心。於是,呂後設計將韓信騙至三層繡花樓上(下不見地),繡花樓上窗戶嚴封(上不見天),然後將韓信以酒灌醉,用繩索將其勒死。無論韓信如何用心防範,最終也難逃活埋親母的天理嚴懲!
我聽完王陰陽說完韓信葬母的事情,極為的震驚,沒有想到竟然還有如此之事,看來成大事的人,當真是心狠手辣之輩。
一般人還真的幹不出來這事。
王陰陽告訴我,這一次的活人之棺可不好抬,也是有著極大的危險,畢竟萬事萬物上天自有注定。
活葬也伴隨著一些風險,比如四佛棺材之內的氧氣不夠,窒息死亡了呢。或者四佛在被埋進墳墓之後,萬一在染上什麼髒東西,這可就更加的變本加厲了。
讓我最意外的是,沒有想到老爹竟然會抬棺。
老爹他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抬過棺材了啊,這一次會不會手生。
“龍兒,咱們先回家準備抬棺的東西!這次抬棺隻要四人就夠了,我和劉老三再加上你還有陳元青我們四人,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