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百萬!”
“我。。。我來個去。。。老馮你還是收不收幹兒子啊!看看我怎麼樣!”王陰陽滿臉怪氣的說道。
“拿著吧!人家不差你這點錢!”
我看著老爹和明清道長都點了點頭,我就知道這錢我是非拿不可了,這聲幹爹沒有白叫啊!”
頓時我就尷尬的不知道心裏該說啥了,這出手的確是大方啊!
我可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錢啊!
我心裏不停地低估,就心裏一直在想,這錢好拿,後邊的事情可是不好辦啊。
落花婆婆走了出來,對著我們幾人說道:“其實你們一直不了解湘西,我從這個陰陽奪魂草上邊看到了趕屍人的手筆,這個人不僅是一個降頭師,也是一個趕屍人!”
“啊!”
“趕屍人!”
我之前對於趕屍人隻是一知半解,看著落花婆婆,我就知道落花婆婆肯定對於這趕屍人有了解,畢竟都是湘西三大邪。
我之前知道趕屍人是將客死外鄉的人屍體運送回家鄉。
落花婆婆告訴我們,屍體在最開始的運送過程中,是走的水路,並不需要“趕”的。但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旋渦暗礁密布,船隻往往沉沒。
清代曾經有人在北京作官,閑時買書,必得是一式三本。待到年老書多,告老還鄉之時,入川走的是水路,圖書文籍,分裝三船運回。
最後還算幸運,沉沒兩船,還剩船複本。他是從下遊往上遊走,逆水行舟並不快捷,尚且要沉底。
所以行船放排,在長江中最是風險,要搭上身家性命的,古人又迷信,絕不願意搭載死人走在險江之上,所以趕屍到了清朝的時候發展到了鼎盛。
屍體經曆了幾百公裏的山路裏的交易,有的地方山高林密,狼虎出沒,運載棺木的牛車走不動,船家又不搭手,不得以隻有托付給“趕屍人”了。
“原來趕屍還有這麼多說道!”王陰陽感歎的說道。
“其實外人真的不了解趕屍,若是了解了也就沒有什麼神秘的!隻不過趕屍的人身上都有著一定的本事,所以你們沒事不要去招惹趕屍的人!”落花婆婆對著我們幾人告誡道。
“你們知道“趕屍旅店”嗎?這是在晚上湘西有的人,專門賺死人前的旅店!”
“啊!死人也有旅店!“
經過落花婆婆解釋我們才知道,原來喪主先得找到當地的“趕屍旅店”,一般是挑一麵杏黃小旗,上書“祝尤科”三個大字的地方。
那趕屍的人,自己是不會承認這個不好聽名字的,你得稱他“先生”,他自認為是“祝尤科”喪主與“先生”談好了價錢,交割了銀兩和屍首,交代完接屍的地點,就可以自己上船先走一步了。
在趕屍人的專業術語中,並沒有“死屍”或“死人”的稱謂,死人稱為“喜神”(死人的諧音),每次趕屍,必須有兩具以上的屍體,不然就不叫趕,叫“背”,找一個膽大的把死人背回去就得了。
待到有了兩具以上的屍體,到了傍晚,“先生”就開始作法了。設壇、點香,燒紙,對屍體如此這般的處理一下,便開始出發。他每搖一下鈴,手上繩子一緊,屍隊就向前走一步,緊接著慢慢的走。
他們走的都是人跡罕至的荒野小徑,“先生”算好了路程,待到差不多要天亮了的時候,總能找到一個專為趕屍人服務的小旅店,打尖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