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段(3 / 3)

可是,人死絕對不能複生,也隻好接受現實,隻等待前方將士們,把燕太子的靈柩,送回燕京,好好安葬就是。

至於與薊國的戰爭,還打不打,燕王故意尋問幾位重要王子的意見。

應天的大意是,一切全憑父王做主,如果繼續打,他願意掛帥上戰場去領兵攻薊。

而其他王子們的意見,卻是以和為貴,特別是現在王太子亡故的動蕩時期,更重要的是,國不可一日無儲君,既然王太子已死,還是應該盡早冊立新太子,並且人人盡量顯擺自己,是多麼優秀,有多麼稱職。

想當然,應天在燕王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成為首要,地位進一步得到確立與鞏固。

這時節,正趕上趙國與燕國有些小磨擦,聽趙國傳聞的意◣

應天完全了解燕王的喜好與為人,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的確,應天贏得燕王的充分信認,成為燕王最看好的一位王子。

燕太子的喪事剛剛辦完,燕王便下詔,冊立原來的天王子應天,為燕國儲君。

從此之後,應天正式成為燕國王太子,登上曆史舞台。

當應天成為燕太子,薊國得到回報,大家這才恍然大悟,終於知道應天到底是何許人也。

幸好現在還在發展,壯大,剛剛有所起色的天門,新門主,已經不再是應天,這是軒轅思痛定思痛以後,還可以感到欣慰的看法。

雖然不明白,作為燕國的一位王子,應天原先為什麼要混入薊國,不過,過去的,都已經成為過去,無法追悔,就象人家現在是燕國儲君一樣,幸好天門門主他已經更換。

軒轅思不可能明白,其實,還是應天的人,在明裏暗中操作天門事宜,軒轅思永遠都隻是表象上的天門門主,不管天門現在和將來的門主換成誰,都一樣。

應天當上燕太子,就不再太重視天門的事,天門,隻成為他勢力範圍的一小部分,作為燕國王太子,他有的是調動更多燕國軍隊,聯合各國力量的能力。

而且,應天有自己的目標,就是要盡快消滅薊國,把薊,把藍水仙,歸為己有。

第196章 古往今來想方設法。定婚。

更新時間2011-3-17 0:34:55 字數:2760

兩次攻打薊國,都沒有占到多大便宜,燕太子不久前又死在與之作戰的戰場當中,實在令人傷感,燕王不想再失去別的好兒子,近期不打算有侵略薊地的舉動,隻是計劃修整一下,全心全力應付,趙國給帶來的危急軍情軍報。

其實,應天分析得到,趙國並沒有太多進攻的可能性,他們隻不過口頭上放放風。

真的發動一次戰爭,不肖消息傳露,隻要迅速去做就可以。

兵來如山倒,盡量出其不意,方能攻其不備,是兵家之大計。

哪有這樣光是嘴上講講,就連國內的兵力都不集中一下,不任命元帥,安排各位將軍的。

還有,兩次與薊國打仗,雖然在土地上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其實已經給薊國和薊國軍隊造成一定創傷,就應該趁他們還沒有恢複的時候,再努一把力,認真應對,積極作戰,其實是有希望把薊國全部拿下,占為己有的。

而一再拖延戰機,等薊國國力兵力民力恢複過來再打,恐怕就要多費一番周折。

可是,燕王全無開戰的準備,他看得更多的,是以前的戰果。

人老了,病也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