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道:“皇上要大行了。”
一聽此言,皇後與貴妃一起大放悲聲。這時張貴也三步並作兩步跑了進來,伏在繡榻之前失聲痛哭起來。
“張貴,你不能在這裏哭了,”李貴妃強忍悲痛,擦著眼淚說道,“你快去通知內閣成員來乾清宮,不要忘了通知張閣老。”
第十三回??第十四回 [本章字數:17810 最新更新時間:2012-05-14 20:34:09.0]
----------------------------------------------------
第十三回 皇上駕崩閣臣聽詔 街前爭捕妖道潛蹤
馮保堵住宮門在大內搜查四位孌童的事情,早有人報知內閣。高拱心知此事又會引發一場波瀾,弄得不好,孟衝就會地位不保,馮保早就有心取而代之,這一下給他創造了可乘之機。高拱感到事態嚴重,便把高儀喊進值房就此事磋商。兩人還沒商量出個頭緒來,就接到了隆慶皇帝病危的報信,要他們會聚張居正一同進乾清宮。
高拱一聽大驚失色,連忙問前來傳旨的乾清宮太監:“皇上到底咋樣了?”
“小人不知道,”太監氣喘籲籲地答道,“張公公差我速來傳旨,我就跑來了。”
“走,去乾清宮。”
高拱說著抬腳就要出門。太監卻不挪步,小聲說道:“高老先生,旨意說得明白,要等張先生一起進宮。”
“張先生在家裏,何時能到?”
“宮中已差人快馬前去傳旨,想必不會耽擱多久。”
高拱想到上午皇上在文華殿召見他時,還對張居正恨意難消,如何現在卻又執意要他入宮晉見?如果皇上真的病危,那麼此番前去,必定就成為皇上托負後事的顧命大臣。既如此,張居正逮捕王九思引起聖怒的事,豈不就一風吹了?高拱感到形勢變化太快,便問太監:
“要張先生一同入宮,是皇上的旨意嗎?”
“不,是皇後的懿旨,貴妃娘娘的令旨。”
“啊?”高拱又是大吃一驚,追問道,“皇上為何不發旨意?”
“皇上已不能說話了。”太監回答,他見高拱有繼續追問的意思,生怕失言,趕緊說道,“兩位閣老寬坐些兒,我到院子裏頭候著張先生。”說罷退了出去。
高拱有片刻間腦子一片茫然,他用手掐了掐額頭,定了定神,喊進一位在值房當差的典吏,吩咐道:
“你迅速前往刑部,向劉尚書傳我的指示,火速捉拿王九思,重新收監。”
典吏領命而去。一直坐在一旁一聲不吭的高儀,這時問道:“玄兄為何要重新捉拿王九思?”
高拱煞有介事地回答:“我看皇上的病,弄到如此嚴重地步,就是這個王九思煉的陰陽大補丹在作怪。”
“這麼說,張居正是對的了?”
麵對高儀的追問,高拱苦笑了笑,答道:“我們作大臣的,第一件美德就是要忠君,愛皇上所愛,恨皇上所恨。”
高儀聽出高拱的話意是為自己的言行作婉轉解釋,但他是個書生氣十足的人,仍執意問道:“你怎麼就知道,皇上現在突然改變主意,不喜歡這個王九思了呢?”
高拱重新捉拿王九思,原是應付突變的一步棋:如果皇上真的一病不起,捉拿王九思既可以得到民心,又可以討得新皇上的歡心。如果皇上有驚無險,還可以向皇上說明,此舉是動蕩之際保護王九思的一項舉措。這一招可謂費盡心機。偏遇上高儀這個書呆子,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高拱不想兜這個底,隻得悻悻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