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段(1 / 3)

後請安。這時,李貴妃便會當著馮保的麵詳細地詢問早朝的情況,甚至與入奏官員的每一句對話都要詢問清楚,然後問馮保,皇上的回答是否有誤。如果錯了,應該怎樣回答。小皇帝朱翊鈞就是在母後如此嚴厲地督責下練習政事,他本人也頗為勤奮,當了十來天皇帝,入朝問事,接見大臣的一般禮儀也都能夠應付下來。但孩子畢竟還有貪玩的天性,隻要一落空,躲開李貴妃的眼睛,他就要想方設法找樂子。這不,今天剛剛溜出去就被李貴妃逮個正著,如今領回東?閣中受罰。

東?閣中這時候靜得可怕。看到皇上罰跪,大小內侍沒有一個人敢進來。這樣足足過去半個時辰,忽然聽得門外一聲喊:

“啟稟貴妃娘娘,奴才馮保求見。”

“進來。”李貴妃發話。

馮保今天有事請示李貴妃,走進乾清宮,聽說萬歲爺罰跪,不免大驚失色,這可是千古未聞的奇事。若傳出去這萬歲爺的臉麵往哪兒擱?思慮一番,馮保決定硬著頭皮進去解勸。他急匆匆跨進東?閣,看到朱翊鈞跪在屋中間,搖搖晃晃已是堅持不住了。便撲通一聲跪倒在朱翊鈞的身後,哀聲求情道:“啟稟貴妃娘娘,今兒的事,完全是孫海、客用兩個奴才的罪過,萬歲爺是冤枉的,萬望貴妃娘娘可憐萬歲爺的身子骨兒,不要讓他再跪了。”說著,馮保竟動了感情,嗚咽起來。

看到朱翊鈞跪得滿頭大汗,李貴妃已是心疼至極。馮保求情,她也趁勢轉彎,對朱翊鈞說:“起來吧。”

朱翊鈞站起來,兩腿跪得酸酸的,支持不住,竟踉蹌了一下。馮保趕緊從後麵把他扶住。朱翊鈞感激地看了馮保一眼,踅到母親身邊的另一乘繡榻上坐下。

李貴妃示意馮保坐到對麵的杌子上,對他說:“馮公公,你是萬歲爺的大伴。萬歲爺學問的長進,你還要多多操心。”

“奴才遵旨。”馮保畢恭畢敬地回答。

“馮公公還有何事要奏?”李貴妃接著問道。

“有。”馮保奏道:“今天,在恭妃居所當差的一名內侍出宮,門人看他懷中鼓鼓囊囊的,神色又不大對頭,就把他攔下了,一搜,從他懷裏搜出一把金茶壺來。當即就把他拿到內宮監詢問,他招供說是恭妃娘娘讓他送出宮的。”

“往哪兒送?”李貴妃問。

“送往恭妃娘娘的娘家。那名內侍說,恭妃娘娘家中托人帶信進來,說她父親病得不輕,家中連看病的錢都沒有了,讓恭妃娘娘好歹接濟一點。恭妃娘娘好長時間沒得過封賞,月份銀子又有限,一時急了,就將這把金茶壺拿了,讓內侍送出去。”

馮保說罷,喚人把那把金茶壺送了進來。李貴妃接過來反複看過,不禁勾起對舊事的回憶:隆慶元年,穆宗登基時下旨內宮銀作局製作了二十把金茶壺,用以賞賜嬪妃。恭妃是穆宗第一次詔封八位妃子中的一位,故也得了一把金茶壺。如今,穆宗剛剛龍馭上賓,恭妃就要拿這把金茶壺出去典當給父親治病。李貴妃心裏很不是滋味。她倒不是埋怨恭妃寡情薄義,不珍惜先帝夫君的賞賜,而是將心比心,對恭妃寄予深深的同情。穆宗登基以後,對宮內各色人等的賞賜非常之少。嬪妃們私下有些議論,卻又不敢向皇上提出來,不要說她們蓄私房錢,就是頭麵首飾,也有兩年多沒有添置,為了這件事,宮府之間還鬧了不少矛盾。一想起這些往事,李貴妃禁不住唉聲歎氣,數落了一回,她把那把金茶壺遞給馮保,吩咐說:“這件事不能怪恭妃,她也是窮得沒法子,這把金茶壺還是讓她拿回娘家吧,她父親治病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