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段(2 / 3)

“金腳踏?”張居正一時沒有會過來,問道,“哪裏用的?”

王公公答:“禦案禦椅的製作有定規,不可更改。但那是根據成人設計,當今萬歲爺若是坐上去,兩條腿會懸著著不了地,所以,禦椅底下,須得有腳踏。”

“那也不必用金子製作呀。”張居正突然提高嗓門。

“這……”

王公公支吾著,拿眼覷著馮保。馮保嘿嘿一笑,調侃地說:“老朽聽說京城裏頭一些有錢人物,用的夜壺都是金製的,萬歲爺鍾鳴鼎食帝王家,用隻金踏凳也隻是平常事。”

張居正隻覺得心火一竄一竄地難以遏製,但他到底還是忍住了,隻平靜地問:

“這得用多少金子?”

“大概得兩百斤。”王公公答。

“張先生,太倉中有嗎?”馮保問。

張居正難堪地搖搖頭。馮保也不再追問,又用手指了指尚衣監管事牌子:

“胡公公,輪到你了。”

胡公公抬抬屁股算是禮敬,一開口,那副娘娘腔嗲得出奇:“奴才管的是萬歲爺的穿戴,萬歲爺出經筵,按規矩得穿袞冕元衣?裳。這套章服的規格,嘉靖八年就定下了。頭上的冠製是圓匡烏紗帽,頂上有覆板,長二尺四寸,寬二尺二寸,元表朱裏,前圓後方。前後各七彩珠玉十二旒,用黃赤青白黑紅六色玉製成玉珩、王簪,導以朱纓、青?,遮耳處則用兩顆密棗兒大小的祖母綠大玉珠,這是帽子。再說衣服,底色是元色,底色上頭還得織出六色來。日月在肩,各徑五寸,星山在後,龍華在兩袖,長不掩裳。章裳是黃色,七幅。前三幅後四幅,連屬如帷。上頭的刺繡也是六章,分作四行,火宗荇藻為二行,米黼黻為二行。中間用單素紗做襯。領是青綠領,織黻文十二道。蔽膝與裳色一致,以?為之。上繡龍一條,下繡火二道,係於革帶。革帶前用玉,後無玉,以佩綬係而掩之。朱襪赤鞋,黃絛元纓,結圭白玉。玉上刻山形……”

“好了好了,”馮保大約看出張居正已經聽得不耐煩了,便打斷了胡公公的話,“這套章服怎麼承製,你依規矩就是,你隻需說,這套衣服要花多少銀子?”

胡公公咽了口唾沫,他很遺憾不能把話說完,抖不出肚中的學問,這會兒舔了舔嘴唇,答道:

“光那兩顆大祖母綠寶石,就得八千兩銀子。”

“一套製下來呢?”

“兩萬兩銀子。”

“唔,知道了,”馮保又轉向鍾鼓司管事牌子,“劉公公,現在該你說。”

自那一次小孌童事件發生後不久,馮保一出任司禮監掌印,頭一個就把鍾鼓司值事李厚義撤換下來,把他發配到南海子種菜,讓這位叫他向左不敢向右的劉公公接任。今天來的這三位太監,就他資曆最淺。所以,輪到他說話,就分外顯得拘謹:

“萬歲爺出經筵,攤到奴才名下的差事,就是朝樂。第一次大經筵,得用大樂。須得樂工四十六人。分工是引樂二人、簫四人、笙四人、琵琶六人、箜篌四人、杖鼓二十四人、大鼓二人、板二人。這四十六名樂工的穿戴,都是戴曲腳襆頭,穿紅羅生色畫花大袖衫,係塗金束帶,腳上是紅羅擁頂紅結子皂皮靴。樂工的訓練,前幾日就已開始,隻是有些樂器得添置,還有那四十六套行頭,也得趕早兒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