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有何請教,盡可向張先生提出,他是你師傅。鈞兒,你要記住你的身份,你既是皇上,又是學生,知道嗎?”
“知道了。”
“你去吧。”
朱翊鈞離開乾清宮到了東暖閣,準備溫一會書再去平台會見張居正。李太後想著吳和“自盡”的事,便又派人去把馮保喊來。
吳和之死,原是徐爵在馮保的授意下一手操辦。事兒雖辦得順利,但畢竟死的是自己的幹兒子,心中多少還是有一點悲痛,故早晨進到大內之後,並沒有急著到乾清宮這邊來稟報,而是在司禮監的值房裏,抄了幾段《大乘無量壽經》。他走進乾清宮的時候,臉上還存著哀戚之容。李太後給他賜座,問道:
“聽說吳和曾拜你為幹爹?”
“是的。”馮保不知李太後問話的用意,連忙自責道,“奴才該死,認了這麼個混賬的幹兒子。”
看著馮保誠惶誠恐的樣子,李太後倒是生了同情心,主動勸慰道:
“人又沒長前後眼,這吳和也是後來才變的,馮公公也不必掛懷。”
“謝太後恕罪。”馮保嘴一癟,真的就流出了眼淚,嗚咽著說,“前日奴才從太後這裏回去,即派人暗中監視這吳和與趙金鳳兩人,昨日,趙金鳳女扮男裝偷偷溜出大內,跑到吳和的私宅裏頭廝混,奴才的意思是捉賊捉贓,拿奸拿雙。東廠的人受命前往,當場在吳和的床上把趙金鳳拿住,吳和因此受驚,就喝下毒酒自盡了。”
“趙金鳳如今關在哪裏?”
“東廠。”
“你準備如何處置她?”
“奴才聽太後的懿旨。”
李太後沉吟了一下,又問道:“前朝處置此類事情,有何故事可循?”
馮保答道:“宮裏頭尋對食兒,曆朝曆代都有。處置也有重有輕。訓斥罰役,這都是輕的,幽禁廷杖,這就是重的了。當然,也有更輕的,像武宗皇帝爺,他就根本不管這類事情。比幽禁廷杖更重的處罰也有,像嘉靖皇帝爺,對宮裏頭的對食兒,處置的手段,簡直駭人聽聞。”
“他是如何處置的?”
“那是嘉靖五年發生的事情,老皇帝聽說宮裏頭有人玩對食兒,便把那一對男女都捉了來。男的押到東廠受刑而死,那位宮女,卻是死得更慘。”
“怎麼死的?”
“老皇帝命人找來一隻大銅缸,把那名宮女倒扣在銅缸裏頭,從紅籮廠調來三車炭埋住那隻缸,再把炭點燃。缸裏頭的那名宮女,就這麼被活活烤死了。聽說一天後把銅缸翻開,裏頭隻剩下幾顆黑炭似的骨頭。”
“阿彌陀佛!”
聽到如此慘烈的故事,李太後趕緊合掌念佛。細心的馮保看到,太後的眼眶裏還泛起了細碎的淚花,便斟酌著補充道:
“奴才進宮時,宮裏頭的老人一提起這件事,也都還一個個心有餘悸。”
李太後掏出手絹拭了拭眼角,歎道:“男女之間的事情,作禍的都是男人,隻不知老皇帝是何心態,讓那位宮女死得如此悲慘。”
馮保答道:“這皆因嘉靖皇帝爺聽了身邊妖道的鼓搗,說那宮女是蠍子精轉世,若不用銅缸蒸死她,她的陰魂就會在後宮作祟。”
“妖道的話不足為憑,”李太後搖搖頭,又喃喃地自語道,“這個趙金鳳,該如何處置呢?”
馮保揣摩李太後的心思,說道:“太後是觀音再世,宮女們背地裏都喊您是觀音李娘娘,說你普渡眾生慈悲為懷。奴才鬥膽建議,對這位趙金鳳從輕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