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段(1 / 3)

著九品官服的年輕官員獨自一人穿過端門,走進了空蕩蕩的廣場。朱翊鈞禁不住好奇地問:

“這個人要幹什麼?”

獨自走進午門廣場的這個年輕官員,名叫鄒元標。

卻說廷杖之後,為了防止在現場引起騷亂,理刑官立即下令散場,待所有的官員散盡後,小校讓兵士將地上四個血人拖出去交給家屬。兵士們將氈上的白布一曳拖向端門,廣場上頓時留下四道殷紅的血跡。

四名“罪官”的家屬,打從天不亮就跑到端門外守候,如今見四人被拖出來,一個個皮開肉綻氣息全無,頓時都放聲痛哭。此時這端門外,除了家屬,還有不少平日與“罪官”們有交誼的或者說同情他們的一些年輕官員,也都趕來這裏。他們不忘請來救治的郎中,在一片震天價的號啕中,郎中們開始手忙手亂的救治。這四人雖然昏迷不醒,但嘴巴卻全都大張著,皆因他們嘴中“咬”著的木棒兒被拿下了,昏迷中顎骨又不會動,故都合不攏。這樣倒給救治提供了方便。郎中們將事先已準備好的蚺蛇膽浸在一小盅黃酒中,倒進他們的嘴。民間一直流傳著蚺蛇膽可以讓人還陽的說法。吞了蚺蛇膽,再來給他們包紮。刑杖打的都是下`身,屁股與雙腿被打爛,白厲厲的骨頭都已顯現出來。這悲慘的傷情,讓在場的不少女眷都嚇得昏厥過去。郎中們在包紮時出現了困難,零零碎碎的肉末倒處都是,他們無法再植它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敷上大量的金槍藥,給他們止血止痛。

鄒元標也是極早趕到端門外守候的,如今眼見這搶救的場麵,他感到五內俱焚。他是今年秋闈大典中剛剛得中的新科進士,穿上補服才不到兩個月時間,分配到刑部觀政。考中進士前,他在老家江西省吉水縣就很有文名,他的老師胡直是嘉靖年間進士,師承王陽明心學,亦是海內聞名的碩儒。鄒元標秉承老師衣缽,倡和衷濟世無為治國之說,因此對張居正施行的吏治與財政改革大為不滿,認為是苛政。奪情風波發生後,他密切關注,但因是新科進士,人微言輕,沒有多少人理會他,就連同在刑部的艾穆,也隻是把他當成一個湊熱鬧的熱血青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昨天,當艾穆沈思孝上折引起皇上震怒並傳旨要將他們廷杖時,鄒元標幾乎沒有認真思慮,就連夜趕寫出一份抗疏,準備在今天廷杖之後,再次呈給皇上。

看到吳中行等四人在郎中們的救治下,都悠悠恢複了鼻息,鄒元標便抬腳向端門走去,守門的兵士把他攔住不準通行,他晃了晃手中的折子,說道:“刑部有急折,差我送呈皇上。”兵士聞聽再也不敢阻攔,遂放過了他。

此時的午門廣場,已是空空蕩蕩,一些兵士正在打掃清洗地上的血跡。那四塊氈旁,積血灘灘,碎肉離離。鄒元標走到跟前,對著地上的血跡佇立良久,這時,一位兵士上來幹涉,要他趕緊離開,他才噙著兩泡熱淚踱到左掖門下。

“你要幹什麼?”左掖門守值禁軍問他。

鄒元標回道:“刑部遞折。”

聽說遞折,門內太監便轉出身來,問道:“是何折子?”

鄒元標怕直說太監不敢送呈,便撒了一個謊,回道:“關於冬季決囚事,刑部請示皇上。”

太監也不深問,接過折子回到門內。此時,還呆在城樓上的朱翊鈞,早差人下來要看看鄒元標究竟要幹什麼,這會兒便從太監手上接過折子,飛快地跑回樓上。

聽說來者是今年的新科進士刑部觀政鄒元標,朱翊鈞便狐疑地問:

“刑部怎麼會派一名觀政前來遞折?快念一念,看這道折子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