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段(2 / 3)

第二件大事是高拱的去世。自那次張居正回籍葬父路過新鄭縣特意到高家莊拜訪之後,高拱的身體就迅速垮了下來。張居正走後不過半個月,高拱就臥床不起。盡管地方官員在張居正的囑托下,為高拱請了高明郎中精心救治,終因風燭殘年鬱火攻心,導致氣血兩虛而病入膏肓,最後藥石不進,喝一口水都吐了出來。六月底,這位倔強的褫職宰輔,終於帶著無盡的憤怒與傷心撒手塵寰,永遠地閉上了那一雙不肯認輸的眼睛。六天後,張居正得到了噩耗,不禁潸然淚下。他想起高拱臨分手時的囑托,便立即入宮覲見皇上,希望皇上看在高拱是隆慶皇帝藩邸舊臣的麵上,能夠給他恢複生前職位並賜諡號。萬曆皇上還記得六年前高拱說出的“十歲孩子如何能當皇帝”這句話,他是一個記仇的人,他對高拱的憤怒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消亡。現在高拱死了,他仍然拒絕寬宥這位老臣。雖然在張居正的一再懇求下他作了讓步,卻也隻肯給予半葬的優恤,至於恢複職位並賜諡號,則堅決不允。所謂半葬,即是由朝廷負擔一半的喪葬費用。一個有功於社稷忠忱於皇室的柄國大臣,死後如此淒涼,張居正心下惻然。在那一刹那間,他的腦子裏閃現出“君王寡恩”這個詞兒。但麵前的這位少年天子,畢竟是他嘔心瀝血**出來的,他不願意把自己的“學生”想得太壞。

處理過這兩件大事,張居正忽然有了心力交瘁的感覺。他上任宰輔以來所作所為,幾乎沒有一件事是不得罪人的。回想這一路風風雨雨,他真是深有感觸,在一個貪墨成風積弊太深的官場,想做成一件事情,哪怕是一樁小小的改革,都充滿了巨大的阻力。廓清政治開創太平盛世,唱幾句高調可以,若要身體力行義無反顧地推進,讓大明江山固若金湯,讓天下蒼生盡被恩澤,則實在是太難太難。他今天來吏部衙門,就是因為有另外一件更為棘手的事,要與王國光單獨麵談。

卻說王國光把張居正領到朝房,兩人是老朋友,見麵便省去不少客套。剛坐定,張居正一眼瞥見王國光坐椅前的茶幾上擱了一把鑲金的紫砂壺,他不想一上來就談溜尖的問題,於是指著紫砂壺笑問:

“汝觀,你也學著喝茶了?”

在張居正的記憶中,王國光從不喝茶。這大約是山陝人的習慣。張居正記得他的老友,同為山陝人的原任吏部尚書楊博,雖然著有《粥譜》一書,家中卻很少見到茶具。此時,王國光一手拿起紫砂壺,另一隻手提了提壺蓋,朝張居正擠了擠眼睛,回道:

“咱這茶壺裏裝的不是茶,你猜猜裝的什麼?”

“酒?”

“哪能在朝房裏喝酒。”王國光說著端起紫砂壺對著壺嘴咕了一口,故意咂咂嘴津津有味言道,“叔大兄,實話對你說吧,咱喝的是醋。”

“醋?”張居正嘴裏立刻湧起一股子酸味兒,“汝觀,你把醋當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