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張早已準備好的銀票從袖籠裏扯出來,雙手遞給馮保。
馮保一看,銀票的數目是三萬兩,心中甚喜。但表麵上他卻沈下臉來,斥道:
“潘大人與咱是老朋友,怎麼也未能免俗?”
“咱家老爺說,老公公平常清廉,手上並沒有幾個閑錢。這次預製壽藏是人一生中的大事,怎麼著也不能敷衍。認起真來又得花一大筆錢,作為老公公的至交,咱家老爺說什麼也要幫襯幫襯。”
潘一鶴嘴巴順溜,故意把事情扯到“情”字頭上。馮保聽了心下舒坦,便道:
“難得你家老爺有這一番心意,這麼一說,老夫也不好再推辭了。”
“多謝老公公賞給我家老爺麵子。”潘一鶴趁熱打鐵接著說道,“老爺還讓小人帶了幾樣東西,也是要送給老公公的。”
“又是什麼?”
“是三張古琴。”
“古琴?”馮保眼睛一亮。
“我家老爺常誇老公公的琴藝,堪稱當今第一國手。回到老家後,便有心搜求古琴,錢塘乃南宋舊都,風流蘊藉,數百年錦繡不絕。半年下來,我家老爺就搜求到古琴三張,這次小人進京,也一並帶了過來。”
潘一鶴言畢便出去了一會兒。原來在他乘轎前來馮府的同時,他還命隨他進京的仆役雇了一輛驢車隨後跟著,車上載著的便是那三張古琴。這會兒他讓仆役把三張琴搬進客堂一一架起,馮保在一旁欣賞。琴架好後,潘一鶴介紹說:
“左邊的那張琴,二十三弦,叫雅琴;中間的這張琴,二十五弦,名頌琴。右邊的這張琴,也是二十五弦,琴身飾滿寶玉,漆繪如錦,這張琴名叫錦琴。雅琴、頌琴瑟,都是南宋宮中舊物,這張錦瑟,卻是唐宰相令狐楚家中傳下的寶貝。”
說到琴,馮保是行家裏手。他家中收藏的古琴有一百多張,自漢至元每一朝代的都有。雅琴、頌琴兩種式樣的琴,他家中都有。而且年代一在漢代,一在初唐,都比南宋要早得多,隻是兩琴的樣子不如南宋宮中禦製的精致。馮保最感興趣的,還是這一張唐朝的錦瑟。此時他在錦瑟前坐了下來,用手輕輕一撥,羔羊皮製成的絲弦,立刻發出潤厚的回聲,他頓時讚了一句:
“唔,真是一張好琴!”
“買這一張琴,我家老爺花了三千兩銀子。”
“值。”馮保仔細端詳這張錦瑟,小心翼翼地撫摸著琴身兩端用寶石鑲出的回型花紋,問潘一鶴,“你讀過李商隱寫的那一首膾炙人口的《無題》麼?”
“是不是寫錦瑟的?”潘一鶴問。
“是的。”
“讀過,”潘一鶴說著就念了起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
“別念了,老夫且問你,李商隱說錦瑟是五十根弦,為何你這張錦瑟,隻有二十五根弦?”
“這……”潘一鶴知道若在馮保麵前不懂裝懂隻會壞事,便老實回答,“小的不知,還望老公公指教。”
“李商隱這首詩,是寫男女私情。老夫一直懷疑他所言的五十弦,是兩張錦瑟,一男一女對向而彈。”
馮保剛一說完,徐爵就讚歎起來:“老爺學問高,這種解釋合乎情理。”
馮保接著說:“方才潘一鶴說,這張錦瑟是唐令狐楚家中的舊物。這令狐楚一身仕德宗、憲宗、敬宗三朝。也是中興名臣。他通曉音律,家中養了一班歌伎,其中最好的一位青衣,也最得令狐楚喜愛,幹脆給她賜名錦瑟。令狐楚在家宴客,常自己彈奏錦瑟,再讓錦瑟姑娘按板而歌。這歌詞兒,也全都由令狐楚撰寫。所以,現在的人,隻要一說起錦瑟,首先想到的是李商隱的那首詩,其次就是令狐楚。這個令狐楚,為錦瑟姑娘譜寫的樂曲中,最有名的是《宮中樂》。十二年前,老夫曾覓得《唐宮樂譜》一本,上麵就有《宮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