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母不嫌兒醜,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咱娘一開始也是覺得咱的相貌實在是難以啟齒,那老者神神叨叨的說法早已經被她忘卻的差不多了。
所以,出現在她眼前的小兒子,明明就像是長了一張歪斜的“山”字醜臉。
好長時間,因為咱奇特的長相,既不像咱爹也不像咱娘,簡直是醜到了沒人欣賞的極致,咱娘也總是會有一種心裏酸酸的感覺。
但畢竟是咱娘,又有那玄乎的老者的話語在前,咱娘對咱是格外的傾注了心血,從來就沒有放棄對咱入微的嗬護和注意。
就這樣,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或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咱娘忽然覺得她這小兒子的長相是一天比一天迥異,以前還不覺的有什麼的醜臉,忽然越發的耐看起來。
仔細瞧著,居然呈現出一副完全不符合咱那個孩童年齡的氣質來,用咱娘的話說,就是頗有些像是那被高高供奉在寺廟中的怒目金剛的模樣,使人恐懼的同時又會添出幾分敬畏。
不過咱當時的心裏對咱的長相可是沒有什麼抱怨的想法,相反,咱是十分滿意自己的長相,更是相信自己母親的話語。
咱,就是天命不凡之人。
接下來的日子,咱分明能感覺出來,咱娘是在咱身上傾注了所有的關懷,一種咱其他的兄長姊妹們從來就沒能享受過的待遇。
鄰居家送的一些吃食,哪怕是一粒青棗、一個烙糊的燒餅、一顆杏子,咱娘也總會藏著掖著,然後再偷偷的塞到咱的手中,所以盡管是在那個肚子壓根兒就填不飽的年代,咱還總是能夠格外的期待一些咱娘給咱攢來的“點心”。
逢年過節,新衣服自然是不可能的,飯都吃不飽,誰還會在乎穿什麼玩意兒?
但是咱娘卻是格外的講究,哪怕是把舊衣服拆了重新縫製漿洗,也一定要咱感受到新年新氣象的喜悅。
所以,當時的鄉鄰們常常會對咱說這麼一句話,“嗬,重八,你小子穿的倒是挺挺括括,幹淨的很,精神的很呐!”
每逢這個時候,咱的心裏充滿的就總會是咱娘的賢惠和勤勞,還有對咱比天高比地厚的無私恩情。
而咱也算是沒有辜負咱娘對咱的好,咱從小就是乖巧聰明,雖然因為年幼的緣故咱無法為這個岌岌可危的家庭分擔什麼重擔,但是咱會對咱娘噓寒問暖,力所能及的事情咱更是搶著幹。
因為,咱娘看向咱的目光也是越發的溫和深情,恨不得是把咱含在口中還怕咱化了。
而咱娘對咱的恩情也遠不止這些,咱娘大概是從心底認為咱確實會是一個天命不凡的人,或者說是她有意於把咱培養成為這麼一個人。
所以,除了對咱無微不至的嗬護和關懷之外,咱娘還開始教咱文化知識,從咱六歲開始,她就開始教咱念書,都是一些簡單的東西,什麼《三字經》、《百家姓》的,就算是每天的工作辛勞,咱娘還是風雨無阻,堅持每天對咱的教育。
咱確實也是一塊兒學習的料,天資很好,學的也很快,所以僅僅是在咱八九歲的時候,咱所具備的認知和思想,已經是超出同村的玩伴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