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師徒對話(1 / 2)

高彬長老並沒有否認咱的話語,反而是讚同的點頭,並沒有介意咱說的那一類和尚正是和他本質相同之人。

他接著深入問道:“徒兒,那麼你是怎麼看待你的這些師兄的?”

見高彬長老望來的目光中帶著鼓勵,咱也沒有顧忌什麼,就著自己心中的想法老實道:

“師父,咱們是出家人是和尚,本應該六根清淨,遵守戒律,好好侍奉佛祖,追求佛法道理。可是一些師兄們卻表裏不一,私下裏幹出些很多讓人不恥的事情。”

咱回想起當日所見,繼續道:“比如說七戒師兄,看似是皇覺寺裏的和尚,可是私下裏居然還有妻室小妾,甚至還育有兒女。再比如三法師兄,隔三差五總會下山門去花天酒地。再有戒嗔師兄,弟子經常從他僧舍中打掃出大量的骨頭來,肯定是偷偷吃過肉食。”

“師父,咱就想不明白了,這到底是怎麼了?如今的和尚都是這樣侍奉佛祖的嗎?”

咱越說越覺得氣憤不已,“大師兄看似對人最為和氣,像是個實在人,但是咱沒想到的是,他私底下居然放印子錢。精瘦的二師兄是咱寺裏的都監,看起來剛正不阿,但實際上卻處處私情,經常給其他師兄們一些小恩小惠,拉幫結派。四師兄咱也遠遠的瞧過幾眼,擅長接人待物,是寺裏的知客,卻八麵玲瓏,處事圓滑,欺上媚下。還有戒嗔師兄這樣的小僧,隻是待在寺裏混日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已。”

“哈哈,你這猴兒倒是心思縝密,才入寺不到兩月,竟是將你的這幾位師兄瞧了個明白啊!”高彬長老大笑起來。

可是笑完,高彬又望著咱道:“看你說的義憤填膺,像是有些道理的樣子,我且問你,你說你的師兄們為僧不正,那麼徒兒來到這皇覺寺又是為了什麼?”

“咱?”咱愣了愣,如實回答道:“弟子不敢隱瞞師父,咱來皇覺寺落發出家,是因為喪了父母,孤苦伶仃,實在是沒法兒再活下去了。”

“那也可以說你來出家也隻是為了混上一口飯吃?”高彬長老笑意更濃。

咱麵色一滯,說不出話來,因為事實確實就像高彬長老所說的那樣。

咱既然可以為了混一口飯吃而出家,那麼那些花天酒地,私有妻室的師兄們又有什麼錯呢?以五十步笑百步麼?咱忽然因為咱之前說出的話而感覺到有些羞愧起來。

高彬長老意味深長道:“徒兒啊,世事難料,人心更難度測,你可不能一頭鑽進了死胡同,隻是觀察別人的錯誤,而不知道反省自己呀!”

“師父!”

“罷了罷了,與你說這些大道理還為時尚早,為師隻問你,方才在戒律堂中,為師雖然為你開脫,卻仍然將你派去最窮困的淮西地區化緣。那就沒了在寺中的安逸,你可是心有怨言?”

“弟子不敢。”咱連忙搖頭,“師父所做自然有師父的用意,弟子聽從吩咐就是了。”

高彬長老欣慰笑道:“你倒是機靈有度,善揣人心。不過你且放心,為師自然不會害你,此去淮西,還有入寺前讓你做使役僧人,都是為了磨煉你的心性。因為這人心啊,那是世間最強大的力量,沒有非凡的心智,就決計難以成就大業,你可知曉?”

咱恭敬道:“弟子記住了。”

“不,僅僅是記住了,還遠遠不夠,你必須要真正的了解為師的這番話,而這也是我將你派出去的真正用意。”

高彬長老語重心長,“另外,派你出去化緣也是迫不得已,如今天下越發的亂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我們皇覺寺也受到了莫大的波及,寺廟裏的佃戶都已經逃的逃跑的跑了,剩下的即使還在種地,也收入甚微,收債、加租,根本就無濟於事,寺裏的口糧已經不足以養活你還有你的師兄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