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無聲。“多日未朝,陛下決意今日肅清朝政,以正綱紀。文武官員不分位階,此刻皆可啟奏上本。”
此話一落,官員中便有蠢蠢欲動之意。這分明是陛下讓大家選擇,到底站在哪一方。事到如今,就算越州可以起事,誰還能撼動成宗皇帝的寶座?沒人會願意為魏黨殉葬。隻是誰能擔當重任挑起彈劾魏黨的先端呢?
無疑,眾人的目光落在最前麵的李宛身上,而婉貞果然也踏出一步,奏道:“陛下,臣有本啟奏。”說罷從懷中拿出幾日前已經準備好的奏折。裏麵原原本本記錄著從長業十一年到如今平隆五年期間魏黨的惡行。
呈上的奏折被宣讀了約一刻鍾,成宗問道:“可有複議?”
掃視群臣,立時有先前長期被魏黨打壓的官員幾人站了出來,奏道:“臣複議。”
“臣等無故被關押在翰林院四日之久,期間魏黨之人威逼脅迫臣等歸附與他,實在令人發指!臣等複議!”關在翰林院的幾十人也站了出來。
“陛下,魏相假傳旨意,臣等並不知情,實被利用!請陛下明察秋毫。臣也複議……”竟然還有禦林軍的幾員將領站了出來,倒戈相向。
看著這壯觀的場麵正氣凜然的說辭,婉貞的心緒沒有什麼變化。她當然記得,這些人當中多數在當初魏黨彈劾她的時候一樣複議過。人心向背,也隻在瞬息之間。
待四周稍靜,婉貞抬起頭,複言道:“陛下,臣還有一事奏明。”
“臣以十年前三家案之原戶部尚書陸明峰後裔身份,請求陛下重查此案,還先父一個公道!”說罷,鄭重拜倒。
“這……”成宗也未料想到她會在此時挑明話題。可下麵卻有一人在這時出列道:“臣複議。”定睛一看,卻是齊家疏。
婉貞也出乎意料,齊家疏抬起頭看看她,笑道:“臣讚同李大人主張,另有一本乃是臣多年以來收集的證據,請陛下為三家翻案。”
成宗接過呈來的奏折,道:“此事乃是前朝舊案,亦須史官記錄。既如此,齊愛卿朕命你將此案的記錄一並呈上……”
齊家疏打斷道:“恕臣失禮,陛下,臣恐怕不能相助查案,本朝律法明令,審案及查案過程家人須回避。臣本名蘇家齊,乃蘇豐臣之子,當年母親怕受迫害特地將臣的名字顛倒過來,掩人耳目。臣以蘇家後人的身份,懇求陛下為家父昭雪。”
第一百八十一章 音靜人息曲未終
-
齊家疏竟是當年蘇家的後人。不但滿朝文武大為驚訝,就連平日相熟的李宛、梁振業和陳玉泉等人也頗為意外。
蘇家齊跪倒在李宛旁邊,若有所指地道:“臣為查清真相,躲避魏黨迫害,不得已改名換姓,絕非有意欺君,請陛下諒解。”
婉貞看向他,蘇家齊報以溫和一笑。
也許,他早就看出來了。婉貞心想,這個看起來悠閑詼諧的書生也許早將她和梁振業等人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裏。
成宗答道:“卿之用心良苦委實可敬,其情可諒,其罪可免。”
話音剛落,梁振業也拜倒道:“臣是梁家之後,也請陛下徹查此案。家父當年抱憾而去,仍然囑咐妻兒要識大體謝國恩!梁氏父子三代皆以盡忠報國為家訓,如此竟被扣上裏通外國的罪名而賜罪,臣每思至此,無不痛徹心扉!請陛下重查此案,還梁家一個公道!”
三家後人齊至朝堂,卻也出乎意料。成宗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魏列夫,問道:“魏相可有什麼要說的?”那口氣宛如當日朝堂議事。年輕的皇帝詢問倍受尊崇的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