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書包打開的那一瞬,當我跪在放了一張軟墊的木凳子上時(當時我不夠高,無法穩穩地坐在木凳子上在姥姥家的箱蓋上寫作業,隻能雙腿跪在上麵,這才夠高。隻不過雖然木凳子墊上了軟軟的棉墊子,但跪時間長了腿是一定會麻的),我便已經無視姥姥家炕上的一切喧囂自我隔離進入到屬於我的世界了。
眼前這個世界裏隻有我的學科和我的知識,我在這裏麵和它們()溝通思想、互通有無,我有時會笑著自言自語地問道“這怎麼回事呢?牛頓你說說……那兒怎麼回事呢?阿基米德你再說說……”,當然無人回答,我也隻是會心一笑,便帶著疑問繼續研讀下去,直到我茅塞頓開的那一刻。
就像我現在翻開的是幾何課本,此時,我便已進入了幾何圖形的世界,那是由點到線再到麵的世界,各種圖形、各種規律,多好玩啊,真讓我眼界大開!
原來已經有這麼多我們聰明的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先人把這些圖形的規律找出來了還就擺在了我的麵前,就看我想不想知道,想知道有興趣便隨時可以信手拈來,收為己有,這種方便程度不得不說我們這一代人真心很賺了,大大的賺了一把啊!
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平時常見的圖形,原來藏有那麼多的秘密啊,這本書看著薄薄的,原來都是精華啊,這些道理和規律多像我們傳說中的古代各種武林秘籍,藏有這麼大的一個乾坤和世界呢!
真得感謝那些中外聖賢,他們若不主動說出來,我們哪裏去知道呢!要等我們自己去發現再慢慢研究出來,那得等到什麼猴年馬月去?我感謝這些先賢的奉獻精神,感謝他們的無私,我喜歡他們留下的寶貴知識,無比的喜歡!我願意進入這裏麵拜他們為師,與他們溝通交流,不管他們仿佛高高在上的樣子理不理我,給不給我回應!
能夠進入這個世界裏的我當然做作業不成問題,我自認為都會,何況我們那時候教輔書很少,也無其他題可做,我更加沒有,作業也留的隻是上課後的那些題,目的是加深對課程題目的理解,我做作業解那些題根本不在話下,所以很快就完成了我的幾何作業。
當時真的不像現在教輔書這麼多,隨處可以買到,而且很豐富。我身邊,我周圍的同學都沒有什麼教輔書,都是憑著老師學校發下來的書學習的。
何況我們家自來很窮,根本就沒有那份開銷。媽媽也很少給我零花錢,逢年過節的也就是給了幾毛錢,當時也是攢著,可攢著攢著就攢沒了。記得有一次我用它買了紅色的玻璃耳墜,喜歡了好一陣子,感覺那是我第一個最愛的珠寶,珍而視之,感覺擁有了它,我的人生才因此而有了色彩、有了意義、有了追求,真不可思議!還有一次我不小心損壞了前桌關娜的鋼筆尖,在她的逼迫下我將好不容易攢下的新錢買了管鋼筆賠給了她,好心疼!
當時社會上要是有參考書且我想買,攢錢還是能攢到一本書的錢的,雖然當時一本書也隻五元錢左右,但當時五元也是個大價錢了。
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當時我自大了,覺得自己已經學得夠好了,沒認識到我所呆的地方還是太小了,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更沒想到兩年以後中考的殘酷,也就沒有意識到要去買教輔書做各種各樣的題提高自己,要去與同學們爭雄站在同學們之上,甚至是全班、全校、全市之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我失去了對自己寶貴的興趣關鍵期的培養,好可惜!
當然,當時我也沒機會自己去或者沒人幫我去市裏的新華書店看看,淘一些有用的學習資料。而那時的我市裏仿佛也成了我的一個禁地,我不願離開靈山輕易地踏入此地涉足其中,更也不認得路。自從小學五年級坐汽車離開那兒以後,我還從未回去看過。我待在靈山這個避風的小世界裏,洋洋自得,和媽媽爸爸為求生存隻顧安心度日,卻不想外麵此時已起了風潮,一股很大的學習力量正席卷而來,我不進步就已經在退步了,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