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 “還記得上次串跟你們說過,我姓謝,祖籍在河南安陽,是當年顯赫一時的謝安家的後人。謝家自東晉起便是累世公卿,巨富累累,可以說勢力遍布全國。

後來滿清韃子入關,謝家一些老人因為不齒漢人被奪杈,韃子當道,便將家族很大一部分勢力移居海外,觸角繼續伸延,雖非官非商,但卻比官商威勢更甚。

“其實說起來吧,像我們家這種傳承了凡十代的貴族,絕不會喜歡財色等俗物。他們都會有一些特殊的癖好,比如有人喜歡收藏古董,有人喜歡收藏美女,有人喜歡收藏各種金幣。我們這一支的祖上愛好比較奇特,喜歡收集大烏龜殼子,越大越好,越古怪越好。”

我有些好奇,問他為何他祖上那麼熱衷於收集大龜殼,是因為甲骨文嗎?謝教授卻轉而問我: “小白,怎麼看古代的貴族?”

我說: “按照書上說,古代貴族都是四體不勤,不學無術的人……這個,當然了,謝教授您當然不是了……”

謝教授擺擺手,說: “沒關係,沒關係,社會對我們這些大家族確實是這樣看的。”

他看了看墨綠色的天空,緩緩地說, “不過我要糾正一下這個錯誤。在中國民間,有種很荒謬的看法,認為名門望族子弟都很蠢很笨,不學無術。這個不對。真正的世家子弟,其實是很講究傳承的。比如我們謝家,從東晉謝安始,幾乎每一代都會有狀元或者武將。滿清韃子入關後,謝家舉家外遷,在海外也發展了很多產業。這些都是家族傳承的人脈和根基,龐大到難以想象,根本不是隨便一個黨派、一個政權可以撼動的。你想想,歐洲好多貴族衰落了,但是好多暴發戶還拚命想去和他們聯姻,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古老貴族傳承的不僅是錢,更重要的是世家積累了好多個世紀的隱秘文化。這些東西,是暴發戶絕對不能比的,也是用錢買不到的。”

他問說: “小白,你覺得每個朝代最大的貴族是誰?”

我一下被他問住了: “是誰?”

謝教授笑了: “是皇帝!”

我也恍然大悟,確實,皇帝是每一個朝代中最大的貴族。謝教授說: “自秦始皇始,中國各朝皇帝都熱衷於尋找不死藥,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搖搖頭,說: “皇帝享受盡了榮華富貴,當然是想不死的。反正權勢傾天,就死馬當活馬醫唄!”

謝教授說: “不對。我要說的是,太子一出生就由最博學的人教導,任何一個朝代對於太子教學都很看重。如果太子不好好學,不僅要挨板子,可能連日後的皇位都保不住。你想想,這樣嚴格教育下出來的皇帝,怎麼可能為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大費周章呢?”

我想了想,也是這個理,就問他到底是為什麼。

他說: “在我們謝家祖上,=直流傳著一個說法,當年秦始皇之所以派童男童女東渡尋不死藥,是因為在當年發生了一件怪事。在秦始皇登臨皇位後,去泰山拜祭時,從渤海之濱漂來了一隻白色巨黿。巨黿身長數十丈,黿甲堅硬如鐵,上麵雕刻著古怪的文字。最古怪的是,它身上用鐵鏈綁了一個老人的屍體。老人鶴發童顏,已然死去很久,但是屍體不腐,麵色依舊栩栩如生。後來,秦始皇廣發皇榜,尋高人破譯黿甲上的文字。後來聚集了一堆最博學的儒生,將文字破譯了,大意是這隻巨黿在巴掌大小的時侯為一海外煉丹的高人收養,高人孤零零活了幾百年,終於時不住寂寞,將自己綁在了黿甲上,希望巨黿可以背負自己重歸故土。再後來,秦始皇就派人去尋找不死藥了。為了不泄密,他將那些儒生的筆記都焚燒了,並將儒生們都活埋了。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焚書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