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裏有數。”
紀男掛了電話,清晨起床時的那股子興奮勁消失得無影無蹤。
剛剛注靈完一批時裝的秦無衣看到紀男萎靡不振地站在裁床前,一副無心工作的樣子,心裏頭也明白了一個大概。
出門左拐二十米就有一個報攤,是去地下停車場的必經之路。
每天下班時路過那,隨便瞄上一眼就能明白《尚風》的實力。報攤上的《尚風》周刊早上堆成什麼樣子,下午還是什麼樣子。相比之下,旁邊的《潮都》雜誌則是另一番景象,早上堆出來的高度是《尚風》的兩倍多,但到了下午則一本都看不到。
秦無衣安慰道:“以我們「華裳」現在的狀態,其實根本就用不著大力宣傳。”
“不用大力宣傳才怪。”紀男鬱鬱不歡地說:“現在門口排長隊,那是因為我們「華裳」隻有這一家門店,大家都擠在這,看起來當然很壯觀。等線上商城與手機端的app上線了之後,你不宣傳能行嗎?酒香還怕巷子深,何況是賣衣服的。”
“這些問題我早就考慮過。”
他確實有考慮過,早在打造出金屬注靈樹的那一天他就思量過未來,擔心過「華裳」會像白居易筆下的那個歌女一樣,最終難逃“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悲劇。
可這些事不是隨便做個宣傳,打個廣告就可以解決。
就像當年稱霸手機界的諾基亞一樣,那麼強悍的一個巨人,之所以會突然在朝夕之間轟隆倒下,決不是因為知名度不夠高,從鄉村到城市,誰不知道諾基亞。
歸根結底,「華裳」要做的隻有四個字——引領潮流。
秦無衣理性地分析道:“尚展天橋一戰,「柔荑」之所以會敗給「華裳」,是品牌知名度不夠?不是,那是因為「華裳」展示出了別人不曾展示的設計風格,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魅力效果,驚豔了世人的眼球,所以才能以黑馬姿勢從諸多的參展品牌中脫穎而出。”
紀男悶聲不語。
秦無衣繼續道:“隻要我們不斷地推陳出新,讓「華裳」的係列產品一代強過一代,其它的一切都不是問題,不要忘了,消費者市場有從眾心理。
那個什麼酒香還怕巷子深,是基於兩條腿奔走相告的閉塞時代。
現在是什麼時代?是萬物互聯的信息時代,網絡上隨便冒出一個燃點來,眨個眼的功夫就可以火遍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
歸根結底還是要強化自身。
隻要我們「華裳」時刻保持著領先同行的水準,做到了別人做不到、也意想不到的驚豔效果,自然會有人吹你捧你,繼而引發跟風熱嘲,根本就不需要我們花錢去打廣告。
眼下,我們隻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行。”
這番理論上的分析,把紀男給說得無力辯駁。
不置可否,市場的從眾心理確實是一種現象,那些獲利者通常喜歡將那種現象稱之為口碑效應,而口碑的產生,需以出類拔萃的作品為支撐。
她聽了秦無衣的話,打算潛下心來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在服裝設計上多下功夫。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在第二天,《潮都》雜誌刊登的一篇時尚雜談,又一次點燃了她憤怒的小宇宙,氣得她恨不得提著菜刀殺到《潮都》的編輯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