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獻策聯合(1 / 2)

“兩萬流民兵大概已經招募完畢,剩下的流民被安置在西門,正在準備北遷,隻剩下些收尾的工作了。”戶部尚書關蒙悉數說道。

文天安點了點頭,對女皇說道:“這麼看來,三五日後,世子姬隆就可以起兵了。隨州城那邊拖了太久了,遲則生變。”

女皇點了點頭,對關蒙說:“那些流民北遷也不能鬆懈,務必安排妥當,戶部若人手不夠,我再調人過去。”

“夠的,夠的。陛下不用操心。現在最要緊的是北方戰事。”關蒙一字一頓的說道,瞧了瞧兵部尚書王安。

女皇點點頭說:“兵部那邊有何高見。”

“回陛下的話,臨陣換將素來是兵家大忌,但是如今國情不得不如此。眼下陛下缺的還是良將。”王安說道。

婉兒說:“不換將能怎麼辦,難不成還叫一個死屍去守著?李夢龍和王懷不是剛剛立功嘛,他門既然有些本事,將其往北調不就行嗎?”

文天安笑道:“範青即便死了躺在那裏,韓笑以為是疑兵之計也不敢輕易冒犯。另外隨州城做軍官的都是有大背景的人,你讓這兩個剛剛立功年輕氣盛的人去領軍打仗,是誰找死啊?”

婉兒又說:“這麼看文大人又有高見?”

文天安站起身,一旁的宮女想要扶他,被婉兒揮退,而是親自上前去扶。走至張掛的地圖處指著隨州說:“現在我軍大部分主力都在這裏,剛遇大敗,主將被斬,軍心不穩。有些管事都是京城的子弟兵,我舉薦世子姬隆,是想讓他先清一清這些老爺們,將權貴子弟請回京州,否則仗沒法打。”

婉兒問:“姬隆雖然有些將才,但是韓笑真的南下,恐怕也擋不住吧。”

文天安說道:“目前還不知道韓笑的動向,具前些天探子來報,日月國的軍隊曾經跨過隨州河攻城,不久後又退守在龍口城閉門不出。我懷疑韓笑此時心裏有些含糊,因為寶木郡敗了。他一方麵想戰,要拿下隨州,直取京州。另一方麵又怕兵敗,想要養精蓄銳,南北分治。但是我認為終究還要再戰,畢竟他們剛剛勝利。如果韓笑一心想要打仗,那麼姬隆撐不了幾天。”

婉兒說:“說話說完,然後呢?”

文天安一掌拍在正北的草原上說:“我提議說和遊牧民族,共抗日月國。”

在場的人都安靜了,顯然大家都認為這個提議不太好。女皇也緊鎖著眉頭,兵部尚書王安咳了一聲說道:“文大人,我與關大人都不是迂腐之人,所以也認為你的提議是合理的。但是朝堂之上想來很多人都不會答應,畢竟事關我朝天威。”

文天安麵無表情的說:“倘若韓笑真的領兵直搗京都,他們又有幾人可殉國而死,即便真的頭懸國門,又有什麼用,遭殃的還是百姓。”

戶部尚書關蒙接著說道:“我們暫且不提草原人能不能出兵,單看時間。從出使到事情談成到出兵左右要一月有餘,隨州城能守住嗎?”

文天安笑問:“你在質疑姬隆世子的能力?”

“不敢,不敢”

文天安又看向地圖說:“有什麼不敢的,姬隆沒有這個能耐,我知道的。韓笑來勢洶洶,敵眾我寡,敵強我弱,怎麼看都受不住一個月。我要姬隆去隻是壓一壓那些老爺兵,我們缺少的還是守城良將。”

王安欲言又止,被婉兒瞧見了。西門婉兒輕輕拉了拉文天安的衣袖,眼神示意兵部尚書。文天安會意,說道:“王尚書有何指教,但說無妨。”

王安才說道:“文大人嚴重了,臣隻是想舉薦一人。”

文天安笑道:“大人應當知道我最是用人不疑,此刻也最是缺人。能讓您開金口的人我一定高看三分,為何遲疑呢?”

“老臣舉薦白馬寺和尚空月”王安說道:“隻是聞說在江南文大人與那空鏡和尚賭了一場,贏的極為風光,又是大殺了僧兵,怕是大人與那些出家人有過節,是以遲疑了。”

文天安腦海裏浮現了那個小和尚的麵孔,說道:“尚書大人是與他如何相識的呢?”

“自漢末以來,文人憑風評入仕的法子便消聲匿跡了。然而自高宗年間天下興起一股複古之風,位於南州城的天下書院有開啟的名為風華評的風評集會,天下才子湧入南州但求一句評語好乘龍直上。”王安自顧自的說著,一旁的女皇與婉兒聽得極為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