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賈母看向賈璉, 心中雖然一想到元春封妃就興奮,但是想到當初義忠親王和他一黨的人的下場也難免膽寒, 賈政也不禁腿軟退縮。
賈赦卻因為賈璉一句“某某娘娘的大伯父未竟比得上一等將軍”而有些深思。
若是成功,他是個大伯父, 而政老二卻成了娘娘生父。明明是他擔了最大的風險,最後得最大好處的卻是政老二,憑什麼?他現在什麼都不幹是一等將軍, 冒風險幹了有兩個結果, 一是失敗丟掉性命,二是成功幫助政老二當上國丈,更壓他一頭。
賈赦歎道:“罷罷罷, 這事兒我不管了!母親,若是沒有其它事,我回去了, 明日任何事都不要找我。”說著朝史老太君一施禮, 轉身離去。
王夫人大急, 出言喊他,賈赦卻衣袖飄蕩隻給她一個背影, 王夫人不禁看向賈老太君求助。
賈母卻是為難,要她為了逼賈赦謀逆而哭喊著回金陵她也還做不到,賈政卻想到義忠親王之事, 和謀逆之罪加身而慫了。
賈府因為有賈璉這個有點良知的人阻止沒有押上去賭, 因賈璉受石睿影響更看得清些而沒有去參與這場大事。
而徒元義為了得到在京營軍權明升暗降在京營勢力很大的王子騰為九省都檢點, 奉指巡邊東北去了。王家也沒有個主心骨, 因此沒有參加,而史家雙侯因為王家和賈家無人去從龍也就沒有去。
但有一個傻逼賈珍想要去,是被與他關係交好的賈璉給生生按住的。當年支持過義忠親王之事,賈敬都去當道士了,賈珍還是這樣一聽說從龍之功就像被淋狗血。為此,賈珍差點和賈璉翻臉,最後賈赦也出麵了,說了一句:“你又沒有女兒可以當娘娘。”賈珍這才停歇了。
……
而事件主角徒元康和徒元豐說就開弓沒有回頭箭,而那些在江南遭受損失的人家也有人貪這從龍之功並且報負寡恩之君徒元義。
朝中去參加的人不多也不少,誠、廉、恭三王的親信或姻親是同一戰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暴風雨來臨前,天氣陰雲密布,風卷沙塵。而一場血腥鬥爭來臨之前,消息總是偷偷的流傳於坊間。
都說現聖人刻薄寡恩,在江南草菅人命,是殘暴不仁的昏君,賢王廉親王以下,有誠親王、恭親王、忠賢親王、忠孝親王、忠順親王等宗室、榮華公主府、榮儀公主府、康寧郡王、勇毅候等宗室、皇親國戚為首的貴人百官要求老聖人重新臨朝以正朝綱。
周顯川是京營禁衛軍西營指揮使今年四十六歲,早年生活坎苛,後在少林寺當過和尚,從小練武,又懷著一顆出人投地之心來到了京都,遇上命裏的貴人,忠賢親王。忠賢親王是老聖人的叔叔,對扶持老聖人上位、助他坐穩江山出過大力。
後被忠賢親王舉薦從軍,累功勳資曆到現在做到了京都禁衛軍西營指揮使。
他和河西節度使馬保成這種女兒當了廉親王側妃的皇親國戚不一樣,他並不想參與奪嫡之爭。但他是忠賢親王門客出身,得忠賢親王相邀,不得不來廉親王府。
吏部尚書孫敬良勸說周顯川,周顯川說:“孫大人,你是知道的,我受忠賢親王提攜之恩,也受老聖人知遇之恩,但隻要老聖人和親王若有危難,下官萬死不辭。但是君臣之禮卻是不得不守,如今聖人的事非功過也不是下官可以置喙的。”
“周將軍,我等並非要做了大不敬傷及……那位性命之事。” 孫敬良的女兒是廉親王的側妃,現已育有一子,老聖人當初確有培養廉親王的意思,當時還是吏部侍郎的孫敬良才上了廉親王的船。
但是當老聖人突然傳位於七皇子時,他已經下不了船了,近年來,他雖然是吏部尚書,但是權力被架空了大半,而他也不得不謹小慎微。原本他還生出辭官自保的想法,但是女兒外孫和兒子們均是抽不了身的,隻有留下來。
“周將軍,古人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那位在江南殘害無辜百姓,動搖大周江山社稷,實非仁君明君所為。又重啟東西廠,任由宦官行走宮外,幹涉朝政,這可是要引來亡國之禍。我們正是為了天下百姓、江山社稷,舍小義而取大義。俗話說的好,食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那位所作所為實非人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