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馬揚按杜光華新給的地址,在市中心臨街的一幢商住兩用樓裏找到了杜光華和夏慧平夫婦的新居。他們的新居是一套五室兩廳三衛的複式結構房,還帶一個六十多平方米獨用的露台。在第二期的裝修工程計劃中,夏慧平準備把這個露台改裝成一個帶玻璃頂蓋的陽光室。不僅要在這陽光室裏種上眾多的熱帶花木,還要像夏威夷海灘賓館的陽光室裏常有的那樣,安上一個雙人的或三人的吊椅,或者稱它為“秋千椅”也可。一定得是用進口藤皮做的,漆成白色的那種。在把夏菲菲送去倫敦後,杜光華帶著“表姐”夫人“順路”又去了趟夏威夷。“哎呀,就是得跟國際接軌哦……人家的自來水都比我們的涼白開衛生上口!那風簡直幹淨得跟玻璃一樣。馬路上一點土都找不見,直想趴下去用舌頭舔那路麵哩。哎呀呀……”一路叫著“真他媽的就是得跟國際接軌”,到香港卻挑三揀四隻給自己買了一雙鞋,一件風衣,替杜光華買了一個出差用的高檔旅行箱,迫不及待地進了羅湖口岸,看到第一家“蘭州拉麵館”就狠狠躉了兩大碗,一邊兒打著飽嗝,一邊兒還跟光華“老弟”一起踅摸著晚上上哪兒去吃正宗山西刀削麵哩。
杜光華剛參加了去德國冰島的考察團回來。馬揚笑著問他:“這回開了洋葷了。德國怎麼樣?”杜光華直說:“好。好。真開眼界了。跟英國和夏威夷比,又是一個風格。人怎麼就能把環境搞得那麼幹淨呢?那個樹,那個草地,真是哪兒哪兒都跟公園似的。我操!那就是資本主義?”馬揚笑道:“這跟什麼主義沒關係。這叫文明。”杜光華忙點頭:“文明。絕對文明。我操!”馬揚哈哈大笑,本想說一句:“別操呀……”可轉念一想,點破了反而會讓主人不好意思,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杜光華卻問:“你笑啥呢?”馬揚擦擦笑出來的眼淚,忙說:“沒什麼……沒什麼……”
杜光華說:“我們還給你帶回來一點小玩意兒……”
馬揚忙擺手:“光華,你可別跟我玩這個。”
杜光華瞪起眼:“玩啥?瞧你那小家子氣兒!”說著拿出一個木雕的人頭像。“這才百十馬克。不會讓您犯紀律吧?多有品位,又不貴。我一瞅見它,就知道你一準喜歡。”
在一旁煮咖啡的夏慧平忍不住了:“又瞎說了。這是咱倆在夏威夷買的。是我一眼瞧上的。你那審美情趣,能喜歡這?”
馬揚拿過那木雕:“東西是不錯……不過……”
杜光華:“有毛病?我可不懂這玩意兒。”
馬揚翻倒雕像,指著貼在像底部的一個小簽,對杜光華笑道:“瞧見沒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咱們中國人做的,出口到美國,你老弟又把它買回來了。好啊好啊……”
夏慧平忙撂下手中的咖啡杯湊近來:“瞧,老帽了吧?讓美國佬涮咱一把。”
杜光華怏怏地說:“我一瞅,這麼好的東西,肯定是美國人做的。”
夏慧平啐一口,笑道:“洋奴吧。該!”
馬揚笑道:“行行行。是中國做的,它也留了洋,鍍了金了。現如今隻要一鍍金,就值錢了。總之,我代表我夫人女兒。謝謝。謝謝。慧平,你別再忙了,我一會兒得走……還有個會在等著我哩。”
夏慧平斜他一眼:“有會,你也不能不吃晚飯啊。”
馬揚忙說:“今天真不在這兒吃。”
夏慧平有點不高興了:“您老這麼見外,不把我們當自己人……”
馬揚笑道:“下回。怎麼樣?下回一定在你們這兒吃。你們不是在樓下又開了個飯館嗎?正式開張那一天,我一定來捧場。這會兒,你們就別忙了,我還要抽這點時間跟你們說點正經事……”
夏慧平一愣:“也跟我?”
馬揚大笑道:“當然也跟你啊。你倆現在可是拴在一根繩上的螞蚱,抓住了你,也就跑不了他。聽我說,大山子下一步正在籌劃組建一個能源集團……”
杜光華問:“還想讓我往裏投錢?”
馬揚說:“這回主要還不是看上你的錢了……”
杜光華有點不信:“真的?”
馬揚說:“我們粗估了一下,這個集團真搞起來,得一千多個億。光啟動資金就得二百來個億。你說吧,你手頭還能往外扔多少?”
杜光華張了張嘴,讓馬揚給問住了:“……”
馬揚笑道:“所以,我想讓你們參與這檔子事,主要還不是為了要掏你們口袋裏的錢。是想讓你們一起來做這件事。”
杜光華眼睛一亮,但立即又控製住了自己:“讓我們和您一起來做這件事?您……您是想搞一個股份製的大集團,讓我們參股?”
馬揚微微一笑道:“閣下以為如何?”
夏慧平也撂下手裏的活兒,忙問:“我們參股,那……我們在這個集團裏有發言權嗎?”
對生意經有一種特殊直覺能力的杜光華馬上意識到,馬揚說的這件事,對於他本人可能會具有一種翻天覆地的意義。心一陣亂跳。臉頰上止不住地泛起一陣紅暈,甚至氣也喘得短粗急促起來,忙說:“這件事可太重要了。太重要了。這可是真正在跟國際接軌哩。走。走。找個地方去談。”馬揚說:“這兒不是挺好的嗎?”杜光華把頭晃得跟個撥浪鼓似的:“不行不行。這兒?怎麼談!”夏慧平白他一眼:“誰慣你這毛病?說點兒正事兒,就得上賓館、酒吧、茶樓。這家怎麼了,不比你賓館酒吧清靜舒服?”杜光華一邊穿衣服,一邊對馬揚做著手勢:“走走走。空軍療養院東邊新開了一家茶樓不錯。”馬揚笑道:“別挪地兒了。我今天沒時間陪你到處轉悠。就在這兒說幾句。下一回咱們再找個可心的地方,深入談。”杜光華喘定了問:“您的意思是要建立董事會,完全按現代大公司的做派來管理?”馬揚說:“別急別急。這正是我要跟你們進一步商量的。當然,光你們二位,這力量還不夠,你們能替我再邀幾位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家來商量這檔子事嗎?”夏慧平忙說:“那有啥難的?張大康不就是現成的一個頂級大戶?找他呀。他多有份兒。再說,他朋友特多,一個個還特有實力。”這夏慧平果然不凡,才跟杜光華一起生活了幾個月時間,已儼然一個商界中人的模樣了。馬揚看著眼前這個穿著一身名牌、起勁地為他出主意,跟他一起籌劃著大山子未來的“夏慧平”,和當初穿一身過時的舊衣服,灰頭土臉地哭哭啼啼求他替她找個“男人”糊口度日的“夏慧平”相比較,這中間相距才幾個月時間啊。這一方麵,固然顯出她本身可塑性和聰慧程度,另一方麵也真得感歎環境改造人塑造人的力度之大,真是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