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副鬥方,正是故去宋工正的書法,上書四個大字:諸法空相。

玉逸塵到佛龕前,先以右掌按蒲團,再分膝跨開跪到蒲團上,再以左掌按蒲團,隨即雙掌反轉接佛足,叩頭成拜禮。這樣足足拜了三回,才起身繞過經堂,到另一側苦生法師腳下,仍是行了正禮,方才直身默著。

玉逸塵兩年前為追貞書,在萬壽寺將這老和尚一幹人綁押拘禁良久。此番為了求個心惑,又不顧他反對將他從萬壽寺一力挾到此間來。還以為老和尚此時必定憤怒無比,雖自己下了十二分的虔誠來拜,終究還是心中忐忑。

苦生法師眯眯笑著,一手拉了玉逸塵起來,低聲道:“你終於肯來見我了。”

玉逸塵本是個寒骨之人,觸得這老和尚溫軟粗礫一雙手,先就輕輕避開,遠兩步站了道:“此處本該法師來掌,然則前些年太過粗陋。灑家著人悠繕之後,才敢迎法師前來。”

苦生法師笑著擺手:“不要講那些虛禮。你本懷著心虛,若無惑,怎會前來?”

這證明他是願意為他解惑了。

玉逸塵踱到佛龕前,忘著兩旁的條幅上的小篆出神:焚香觀心,默塵澄心

“灑家前些日子讀了本書,是玄奘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然則紙上所略不過風物,灑家心中仍有惑,聖僧西去路遙途艱,究竟是什麼意念才撐他成行?”

苦生法師端詳著這瘦高男子寬蕩蕩的大氅背影,問道:“公公以為是什麼?”

玉逸塵轉身,朱唇一抿眉角飛揚:“執念!”

苦生法師笑望著這心魔深入骨髓的閹人,輕聲問道:“為何?”

☆、111|妙語

玉逸塵道:“若無一心要尋得真經的執念,在過雪山時他就該退縮,在流沙中他就會迷失,在無遮大會的榮耀加身之後他就該終老於身毒。但他回來了,憑的就是一份執念,尋得真經普度世人的執念。”

妄解經義四字,形容的大概就是這種人吧。

“灑家說的對不對?”玉逸塵見法師無言,又道:“法師可有妙語能辯”

苦生法師仍是笑著,許久才道:“年輕人,你執念太深,妙語非但不能辯亦不能解。”

玉逸塵揚唇微笑,以為自己辯過了這老和尚,複跪了行過禮,這才揚長而去。

他心中如今就有一份執念,支撐著他過了一個晝夜後重又站了起來。浩瀚的經文中妙語灑滿恩惠,但五心不淨的人們所能看到的,仍是自己心中所求的那份執念而已。

從而,妄解經義。

這日遠在劉家莊的劉文%

貞書聽了皺眉道:“貞玉竟也來了?”

話才落貞玉就抱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兒進得門來,小囡囡如今也有一歲多,頭發烏黑明亮的紮著雙髻,兩隻眼睛圓圓的眼珠漆黑如玉,貞書首先忍不住就搶了抱在膝上玩耍。貞玉四處轉了一圈子道:“我這地方如今竟成了你們發嫁的好去處。”

貞媛聽她說的刺耳,也不言語。況她見貞玉的孩子抱出來大家一齊擁著逗鬧,自己的卻在小樓上蘇氏懷裏窩著,心裏也十分不好受。貞玉見無人接話,又指了簾子道:“本來都是好東西,叫貞秀全給我弄壞了,瞧瞧上麵的珍珠也叫她一個個全摘走了。”

見仍無人接話,貞玉索性過來抱了孩子問貞書道:“可曾見過貞秀?”

貞書道:“未見。”

貞玉冷笑道:“如今平王與皇帝關係好了,聽聞過些日子平王還要到京中來。太妃娘娘這兩年忍辱受氣全為了平王,等他來了,必要差人好好的給自己平氣。到那時追問起銀子來,隻怕有她貞秀受的。”

原來是平王要來了,貞玉的靠山又厚了幾分。

她見姐妹們皆是沉默著,自坐了道:“也罷,你們一起熱熱鬧鬧,我來了就一句話也不言,可見心裏是看不上我的。”

貞媛道:“我們怎能看不上二妹妹,姐姐在村子上時也曾聽聞二妹妹府上遭了大難,現在可好了?”

貞玉道:“遭難的是他們,我有我的嫁妝有我的田地,我仍是好的。說到此還要多謝三妹妹,若不是她搬動玉逸塵把囡囡早放出來,隻怕今日我還不知道什麼田地。”

貞書本欲要說我並非搬動玉逸塵,想想還是算了。她心中自有她的計較,旁人多說無用。

正沉默著,忽而貞玉又道:“貞書,你可知我家小姑和杜禹斷了婚的事情?”

貞書道:“知道。”

貞玉笑道:“聽聞皆是為了你?”

貞書道:“當著孩子的麵別說這些沒用的。”

貞玉那肯,仍是笑嘻嘻道:“聽聞他說當初在五陵山中,你與他還拜過天地。這些年你竟能裝的無事人一樣,可見城府。”

貞書再忍不住,起身道:“你們坐著,我去忙會兒。”

言罷就起身走了出來。貞玉忙將孩子交給貞媛抱著,追了出來道:“你若想斷就一次索性斷個明白。竇明鸞如今在我府上,跟那個老虔婆不是咒杜禹就是罵你,這倒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