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1 / 3)

有生命,就有靈性。”

“唐太宗也有一匹馬叫青騅,元貞很好奇,真人給這馬取同名是什麼意思。”

李少懷停手轉身,張口,言又止。

其實趙宛如是知道這馬為何取名青騅,也知道李少懷不會告訴現在的她。

“夜深天氣涼了,施主你...”

“我之前和你說什麼了?”趙宛如臉色大變厲聲道。

李少懷先是一愣,後澀道:“元…貞,你回馬車內歇息吧,秋夜裏蟲蛇還沒藏盡,外麵難免不安全。”

這強憋出來的新鮮話,讓趙宛如將手裏的絨袍直接砸到了她臉上去了,等她伸手將頭頂的袍子拿下時,趙宛如早已經走遠了。

袍子上有清香,環繞在她周身,李少懷握住的手一僵,又朝她看了一眼。

這味道與那日她替女子診脈後回去手中殘留的餘香很像,於是心中納悶,不會是她披過的吧。

“沒關係,李若君,你是個道士!”李少懷點著頭對自己說道,“他們也隻是認為你是個道士!”

“所以你不能動別的心思。”

沒能忍住她又往火堆處瞧了一眼,火堆外是月光的冷色,火堆旁是火焰的古黃色,映襯著她知道元貞那白皙的臉龐。

“你隻是想借元貞的關係去拜訪許國公呂蒙正罷了!” 李少懷自言自語的抱著袍子道。

江南北邊的天氣溫差極大,特別是這秋日的時候,李少懷出門的時候沒有帶什麼厚的衣裳。臨到唐州附近都是山林沒有客棧,於是趙宛如才遞了件袍子給她。

正找了一塊幹淨的石頭上準備躺下時,李少懷的頸間一疼,剛剛還說這山間蛇蟲多呢,這會兒就應在了自己身上。

於是她嘶咬一聲後,走到馬兒身旁取下了包裹,將一個方形的白玉小盒子拿了出來,將趙宛如給的粉色印金袍子小心疊放在了馬鞍上。

提步走近了趙宛如的貼身婢子處,趙宛如早已經上了馬車。

“姑娘,麻煩你將這個交給小娘子,可以驅蟲,防蟲,也可以助睡,替我多謝小娘子贈袍之恩。”李少懷微躬著身子手中拿著那白玉小罐子。

婢子叫小柔,是自幼跟著趙宛如的貼身宮女,小柔愣了愣,沒有反應過來。

李少懷以為她是顧及,於是從懷中拿出一塊白色的帕子將白玉罐子包裹起來遞上前。

“既是謝恩,你為什麼不親自去?”

“我...”李少懷語塞,她又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因為不敢,或者也是怕別人誤會,她也什麼非分之想。

可她不知道,越是往多處想,越是顧及多了,別人才會起疑。

小柔掩著嘴,看著木納的李少懷一笑,拿過了她手中帕子包裹著的罐子,心想這般的人怎會入了公主的眼了。又想這人真笨!

在她起身之間李少懷囑咐道:“沾著在身上輕輕的柔著便好。”

小柔沒有理會她,徑直朝馬車走去,李少懷在身後又稍大聲了一些道:“這是貧道自己研製的,天下隻有一瓶。”

公府不缺這種驅蟲的珍貴之物,李少懷之所以這樣說還是希望趙宛如不會因嫌棄而不用。

李少懷敢言,這製藥的本事,就算是大內的翰林醫官院裏也未必有太醫能比得過她。

小柔提裙上了馬車,輕輕敲了馬車旁的支柱。

“何事?”

“姑娘,是道長托我給姑娘驅蟲的藥。”

“你進來吧。”趙宛如斜靠在車牆,一旁的趙靜姝早已經入了睡,於是她示意小柔小聲一點。

小柔點點頭,指了指手中的帕子,伸手遞給了她,小聲道:“道長說是他親自研製的,還說天下隻有這一罐,驅蟲助睡,以謝姑娘您的贈袍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