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段(1 / 1)

身量又堪比女子的秀氣,光讓人看著都心情舒暢, “我與真人真是投緣,才不到一日又見麵了。”

長公主溫柔的語氣讓李少懷放下警惕,柔笑道:“大道殊途而同歸, 東京再大也總有盡頭,我心向著善,公主心也向著善。”

意在她們心中都是向善的,自然能走到一處去,也就能相遇。

李少懷的話,差點再次讓她臉紅,“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趙衿想到昨夜惠寧說李若君是離開了東京的,於是疑惑道:“真人不是離開了東京嗎?”

“離開?”李少懷聽不明白,“我何時...”突然想到剛剛小柔告誡她的話,讓她不要到內城晃悠,“啊,我本是離開了的,後來念及還未拜訪恩師,於是就回來了。”

趙衿竊喜,“原來如此。”

“長公主殿下是如何知道貧道離開東京的?”

她不能表現的過喜,也不好意□

李舒喜靜,自請來了這移清殿,退了內侍班諸多宮女與太監,隻留下了幾個雜役與她的貼身婢子。

殿內清幽雅致,偏殿供奉著三清。

“小娘娘真是誠懇,生著病都不忘拜尊者。”

趙宛如兩手結太極陰陽印,閉目在三清前,年輕婦人身旁。

第23章 三公主容貌最佳

道家以左手為善, 右手為惡, 故負陰抱陽。

移清殿空曠,陳設簡單,也就偏殿多設了三清。

一般的小道觀供奉神靈都有著規矩,非大觀不得設三清,而移清殿的三清是皇帝下詔從京都的大道觀中請來的,視作宮觀。

案桌上, 香爐生的紫煙環繞在這淡淡燭光下的偏殿。

李舒睜開眼,起身時被煙霧繞肩, 眸中紅潤,顫著嘴唇未出聲。

夕陽火紅的光通過偏殿的圓紙窗透進, 地麵折射出暗光打在李舒腳下, 使得陰濃暗淡的偏殿裏也能將她的身姿看清。

身量單薄,歲月似不曾在她身上留過痕跡一般, 就是看著與那楊淑妃也差不多。

趙宛如微側身,“小娘。”

前世, 這個李宸妃似乎被人遺忘了, 趙宛如是記得這個女子的,她不似宮裏那些寵妃一樣想著法子的在內廷爭寵,而是深居宮觀讀書求道,因此趙宛如對其印象頗深。

不過這也是十幾年來, 趙宛如頭一次主動單獨去拜訪她,李舒尤為驚訝,“惠寧怎麼…突然到訪我這移清殿了。”

“歲玉。”

貼身的婢子懂得, 早在趙宛如踏進移清殿之時就準備妥當了。

宋初,太.祖嗜茶,使之茶文化興盛,成為禮製。

“看來小娘娘的風寒已經好的差不多了。”趙宛如見著她的臉色雖有些蒼白,但是唇色泛紅,應當是病愈了。

“多虧了殿中省的翰林醫官使。”

是內侍省那邊擔憂出事,請了翰林醫官院的院首來診治,不過趙宛如看得明白,李舒這是不想去坤寧宮罷了。

“宛如這次來是替聖人探望您的,另外,宛如有一事不解。”

李舒當即緊了心,烹茶的手輕顫了一下,抬眼道:“嗯?”

“我知道小娘娘不僅飽讀詩書,女紅也是一絕的。”

無論是乾道還是坤道都會讀書認字,而李舒在出家前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仕宦人家。不過坤道比乾道還多一樣,女紅。

男耕女織延續幾千年,長春觀裏皆是女冠,觀中是有地的,但她們不自己種。

“也知道小娘娘素來喜愛梅。”

李舒不曾想,形同陌路的兩個人,她居然會這般熟悉自己。

“也是巧了,宛如自幼也喜愛那冬日裏寒梅,去年冬日在江南的時候,”趙宛如從袖口拿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