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突然提起他是想傳達什麼意思。
“朕還記得,當初太尉突然離世,先皇痛心疾首,親臨喪所,知世康年少頑劣,叱問,“不肖子安在,頗改行否?恐不能負荷先業,奈何!”說及此,趙恒瞥了一眼丁謂,“而後世康盡革故態,先皇聞之,授他官職。”
除了沒有開國元勳的父親,丁紹德與故去大將軍薛惟正年少時的紈絝簡直一摸一樣,薛居正的妻子善妒,因此沒有子嗣,隻有一個養子薛惟正,愛之甚篤。薛惟正因此恃寵而驕,縱酒不謹,喜好音樂,也常與伶人同遊,出入於各大青樓,與娼妓鬼混。
但是後來因父去世,薛惟正被皇帝訓斥,遂改邪歸正,勤奮讀書,禮賢下士,深受皇帝器重。
“前事,可念他年少無知,往後多加管束,努力讀書,考個功名。”趙恒笑眯著眼睛。
丁謂呆愣住,抬頭凝著皇帝,“聖上?”
第46章 三娘有太宗風範
趙靜姝不在殿中, 使得諾大的欽明殿內顯得空曠冷清, 杜氏見,問及宮人,“三娘呢?”
“三姑娘去了校場。”
“校場?”杜氏驚呼,“她去校場作甚?”
“前幾日,右仆射曹利用的長子曹淵在金明池操練軍士時欺負低級的士卒,三姑娘看不過去, 便出手教訓了曹淵,那曹淵長得高大, 竟然被姑娘給製服了。”
“荒唐,她一個女子...怎能?”杜氏攢著自己的手絹, 怒斥, “這事怎無人告知本位?”
“此事,恰巧被路過的官家瞧見了, 官家還讚賞姑娘有太宗風範。”宮女壓低了頭,“剛才官家還派周典使賞賜了姑娘一把官家曾經用過的弓, 姑娘是試弓去了。”
“試弓?”杜氏再次挑起眉頭, 後又長長歎了一口氣,“元容這孩子,這紅牆宮闈到底還是悶著她了。”
皇宮的金明池附近設有皇家校場,旁邊還有一座專門的大殿, 裏麵種植著稻穀,宋初之時,皇帝為讓後世體驗百姓勞作辛苦, 而在宮內專設田地,每逢春耕時親自下地勞作。
楊億與王欽若爭辯了一番後從天章閣出來,過後苑出宮時途經趙靜姝。
冬日寒冷,這金明池附近都沒什麼人了,楊億站在池子邊上摸著胡須。
—嗖—
弦上之箭應聲而發,正中五十步開外的靶心。
楊億觀之,不由驚歎的拍著手掌走近,“三公主箭法精妙,果真與官家所言,有太宗風範。”
趙靜姝將束起的袖子放下,擦了擦手,見著朱色公服的楊億走近時側身行了個禮,“楊內翰這是要出宮回去了嗎?”
“官家命我與王製誥和其他幾位學士修撰《冊府元龜》”
杜貴妃曾和她說過這個楊億是太宗年間的進士,進士及第,年歲雖然不大,但是於翰林院威望極高,又博聞強識,朝中有不少世家子弟拜他為師求學於他。
如今國子監的教授裏,楊億也擔任著一份,有時會去講課。
回來數月,後宮內寵妃眾多,不是爭風吃醋就是暗地裏耍些陰謀詭計,皇帝子嗣少,惠寧公主又是個傲人,便有不少妃嬪打起了討好三公主趙靜姝的主意,漸漸的她開始厭煩這後宮內的生活了。
年歲漸長,長輩也開始操心她的婚事了,耳畔念叨的總是何家翩翩公子,出身如何,相貌如何,人品如何。她聽著也煩了,寧願回到道觀中繼續做女冠,一個人守著尊者清淨的過一輩子。
如今想要逃避,又往哪裏逃呢,看著楊億時,趙靜姝心生一計,“我聽爹爹常說,翰林院中楊內翰最年輕,而文采與能力卻是最為出眾的,世家弟子以做您的學生為榮。”